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32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缆管道口处的输送支撑装置和设置在电缆管道内的牵引支撑装置;输送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框内设置有下输送辊,支撑框内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顶端固定连接升降装置,移动板底端设置有上输送辊,移动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上输送辊轴;牵引支撑装置包括牵引箱,牵引箱上设置有电缆夹持板,牵引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连接有滑动板,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滑动板上设置有滚轮,滑动板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向管道内输送电缆,避免电缆卡入管道内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电缆敷设效率。高电缆敷设效率。高电缆敷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敷设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0003]其中,在地下敷设电缆有管道和直埋两种方式,在采用管道敷设方式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电缆只能采取将电缆的端部插入管道内部并向前输送的方式置入管道内部,这就导致电缆只能依靠外部输送力在管道内部前行,易出现电缆卡入管道内部,尤其是电缆进入管道内部的部分越多,电缆端部所受到的输送力也就越小,电缆易堆积打结,进而影响电缆向前输送;其次,电缆进入管道后,由于从管道口可观察到的管道内部空间有限,管道内部的电缆是否还在向前输送等情况不易观察;再者,现有电缆在敷设时,通常采用人工输送,不仅耗时耗力,且输送效率低下。
[0004]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向管道内输送电缆,避免电缆卡入管道内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电缆敷设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缆管道口处的输送支撑装置和设置在电缆管道内的牵引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输送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活动夹持板、下输送辊、移动板、升降装置、上输送辊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框靠近电缆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夹持板,所述活动夹持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夹持在电缆管道端口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框内部底端可转动设置有下输送辊,所述支撑框内部位于下输送辊上方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支撑框内部顶端的升降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移动板底端可转动设置有上输送辊,所述移动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上输送辊的驱动轴,所述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之间形成用于传输电缆的传输空间;所述牵引支撑装置包括牵引箱、电缆夹持板、支撑板、伸缩杆、滑动板、弹簧、滚轮、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清理装置,其中,所述牵引箱一侧设置有电缆夹持板,所述牵引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滑动板,所述伸缩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滑动板上可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滑动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牵引箱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有清理装置。
[0007]所述移动板一侧通过滑槽滑块可上下滑动连接支撑框内侧壁。
[0008]所述电缆夹持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可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设置有固定板。
[0009]所述滑动板两侧通过滑槽滑块可上下滑动连接牵引箱内侧壁。
[0010]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清理杆,所述连接杆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清理杆。
[0011]所述牵引箱上还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0012]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性控制连接升降装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控制装置还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控制连接位移传感器、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
[0013]所述支撑框和牵引箱上还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源。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有牵引支撑装置,可将电缆的一端夹持固定在牵引装置上,通过牵引装置带动电缆在电缆管道内向前运动,输送电缆,实现对管道内电缆的敷设,更加便捷省力;(2)通过伸缩杆、滑动板和弹簧将滚轮设置在牵引箱内,不仅可通过伸缩杆和弹簧的活动调节性能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电缆管道,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还可通过弹簧的反向弹性作用,使得滚轮与电缆管道内壁接触的更加紧密,适应起来更加稳定可靠;(3)通过在牵引箱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可对牵引箱是否在向前移动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便于对电缆输送情况进行掌控;(4)通过在牵引箱前侧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和清理装置,可对电缆管道内壁进行清理,使得滚轮向前运动的更加舒畅,防止卡在电缆管道内部;(5)通过在电缆管道口设置有输送支撑装置,下输送辊可对电缆提供支撑,便于电缆的传送,同时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可灵活调节移动板的高度,进而调节上输送辊的位置,当上输送辊向下移动以下输送辊共同夹持电缆时,可通过启动与上输送辊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实现对电缆的驱动输送,增加输送电缆的力度,与牵引装置一起工作,有效提高电缆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00、电缆
ꢀꢀ
01、电缆管道
ꢀꢀ
1、输送支撑装置
ꢀꢀ
2、牵引支撑装置
ꢀꢀ
3、控制装置
ꢀꢀ
101、支撑框
ꢀꢀ
102、活动夹持板
ꢀꢀ
103、下输送辊
ꢀꢀ
104、移动板
ꢀꢀ
105、升降装置
ꢀꢀ
106、上输送辊
ꢀꢀ
107、第一驱动电机
ꢀꢀ
201、牵引箱
ꢀꢀ
202、电缆夹持板
ꢀꢀ
203、支撑板
ꢀꢀ
204、伸缩杆
ꢀꢀ
205、滑动板
ꢀꢀ
206、弹簧
ꢀꢀ
207、滚轮
ꢀꢀ
208、第二驱动电机
ꢀꢀ
209、第三驱动电机
ꢀꢀ
2010、清理装置
ꢀꢀ
2011、连接杆
ꢀꢀ
2012、清理杆
ꢀꢀ
2013、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缆管道01口处的输送支撑装置1和设置在电缆管道01内的牵引支撑装置2。
[0020]其中,所述输送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框101、活动夹持板102、下输送辊103、移动板104、升降装置105、上输送辊106和第一驱动电机107,所述支撑框101靠近电缆管道01的一
侧设置有活动夹持板102,所述活动夹持板102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夹持在电缆管道01端口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框101内部底端可转动设置有下输送辊103,所述支撑框101内部位于下输送辊103上方设置有移动板104,所述移动板104一侧通过滑槽滑块可上下滑动连接支撑框101内侧壁,所述移动板104顶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支撑框101内部顶端的升降装置105的输出端,所述移动板104底端可转动设置有上输送辊106,所述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敷设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缆管道(01)口处的输送支撑装置(1)和设置在电缆管道(01)内的牵引支撑装置(2);其中,所述输送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框(101)、活动夹持板(102)、下输送辊(103)、移动板(104)、升降装置(105)、上输送辊(106)和第一驱动电机(107),所述支撑框(101)靠近电缆管道(0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夹持板(102),所述活动夹持板(102)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夹持在电缆管道(01)端口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框(101)内部底端可转动设置有下输送辊(103),所述支撑框(101)内部位于下输送辊(103)上方设置有移动板(104),所述移动板(104)顶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支撑框(101)内部顶端的升降装置(105)的输出端,所述移动板(104)底端可转动设置有上输送辊(106),所述移动板(104)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0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7)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上输送辊(106)的驱动轴,所述上输送辊(106)和下输送辊(103)之间形成用于传输电缆(00)的传输空间;所述牵引支撑装置(2)包括牵引箱(201)、电缆夹持板(202)、支撑板(203)、伸缩杆(204)、滑动板(205)、弹簧(206)、滚轮(207)、第二驱动电机(208)、第三驱动电机(209)和清理装置(2010),所述牵引箱(201)一侧设置有电缆夹持板(202),所述牵引箱(201)内部设置有支撑板(203),所述支撑板(203)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伸缩杆(204),所述伸缩杆(204)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滑动板(205),所述伸缩杆(204)上还套设有弹簧(206),所述滑动板(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狄亚平邱逸轩李麒常富红张文丰孙浩王媛媛焦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