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927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绝缘保护领域,方法包括:基于招弧角间隙距离,结合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的标准偏差和空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的标准偏差,构建招弧角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概率密度和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概率密度;根据绝缘子串长度计算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计算雷电冲击击穿交界点电压值;计算招弧角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上系统线路的最大操作电压分位数以及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上雷电冲击击穿交界点电压值分位数,获取可靠性评估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一系列试验方法,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绝缘保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的直流传输线路中,由于直流电流不易熄弧,在发生雷击事故时,容易导致绝缘子老化甚至掉串,因此,招弧角被广泛应用于直流换流站接地极中的绝缘子保护。
[0003]为实现招弧角对于绝缘子的保护,招弧角需要与绝缘子进行一定的绝缘配合。通常,在特高压线路的绝缘子串并联招弧角的研究中,认为接地极线路运行时间不长,因此在进行绝缘设计和考察时多参考以往工程经验,在设计阶段使绝缘子串片数与所使用的招弧角间隙距离相适配,保证招弧角先于绝缘子串放电;在验证阶段基于重复的试验研究以确定绝缘配合的可靠性。因此,由于设计阶段很少进行充分论证,导致对于实际运行情况下故障发生的概率尚未有确定的认知;而对于验证阶段采用重复性试验研究,不仅操作繁琐,还耗时耗力、研究效率较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对实际运行中已存在的招弧角和绝缘子配合的可靠性问题研究不足,导致招弧角装设线路中仍然存在绝缘不匹配、耐雷水平低等方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招弧角间隙距离计算招弧角的冲击50%放电电压;基于招弧角的冲击50%放电电压,结合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的标准偏差和空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的标准偏差,构建招弧角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概率密度和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概率密度;根据绝缘子串长度计算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并采集系统线路的最大操作电压;将所述招弧角的冲击50%放电电压与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相加除以2,计算雷电冲击击穿交界点电压值;对招弧角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招弧角的冲击50%放电电压为0;计算归一化后的所述招弧角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上系统线路最大操作电压分位数以及所述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上雷电冲击击穿交界点电压值分位数,获取可靠性评估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招弧角的冲击50%放电电压为:U
z
=550d+80其中,d为招弧角间隙距离;U
z
为招弧角的冲击50%放电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为:U
j
=553l+110其中,l为绝缘子串长度;U
j
为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招弧角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靠性评估参数为:K=(1

A)
·
X其中,K为可靠性评估参数;A为所述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上雷电冲击击穿交界点电压值分位数;X为所述招弧角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上系统线路最大操作电压分位数。5.一种招弧角可靠性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招弧角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招弧角间隙距离计算招弧角的冲击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黎苏少春夏水斌夏天魏伟谢施君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