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981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该校正装置包括:对接支座,该对接支座包括分别用于连接至上钢柱和下钢柱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对接支座的校正组件,该校正组件包括连接于该第一支座和该第二支座之间的电动丝杆、装设于该第一支座的第一螺纹套筒、以及装设于该第二支座的平面轴承;其中,该第一支座上开设有扩大孔,该第一螺纹套筒活动装设于该第一支座并对位于该第一支座的扩大孔,该电动丝杆的一端穿过该第一支座的扩大孔并与该第一螺纹套筒螺合连接,该电动丝杆的另一端套接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与该平面轴承连接,该平面轴承设有扩大的滚珠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二次拆装即可实现竖向校正和平面校正,降本增效。降本增效。降本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现有的钢结构施工中,钢柱对接和校正工作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对钢柱进行预先加工,即在工厂对钢柱四面焊接连接板,以便临时定位,再采用活动连接板连接牢固;然后,在进行钢柱对接和校正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一名测量工和两名校正工反复测量轴线和标高,同时利用垂直运输机械不断的挪动钢柱,以实现对接校正的目的。该方法需要长时间占用机械,且受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在对接和校正结束后需要拆除连接板,而拆除连接板需高空动火作业,安全隐患大,劳动力消耗多,且浪费原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无需二次拆装即可实现竖向校正和平面校正,提高了机械使用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同时确保了安全性,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包括:
[0005]对接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支座,所述对接支座包括分别用于连接至上钢柱和下钢柱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对接支座的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电动丝杆、装设于所述第一支座的第一螺纹套筒、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二支座的平面轴承;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上开设有扩大孔,所述第一螺纹套筒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一支座并对位于所述第一支座的扩大孔,所述电动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座的扩大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螺合连接,所述电动丝杆的另一端套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平面轴承连接,所述平面轴承设有扩大的滚珠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包括第一竖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板一侧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通过一连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上钢柱,所述第一横板上垂直固定有两个第一加强竖板,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竖板均垂直固定至所述第一竖板,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竖板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一加强横板,所述第一加强横板及所述第一横板的相同平面坐标处均开设有所述扩大孔,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横板上并活动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竖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包括第二竖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竖板一侧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二竖板通过一连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下钢柱,所述第二横板上装设有所述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板,所述平面轴承的内圈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栓和磁力铁楔子,所述第二竖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螺栓连接的安装孔以及供所述磁力铁楔子插设的开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铁楔子呈梯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对接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组件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功王欣冯国军殷朗樊警雷曲龙滕海杰刘乐前严从付田瑞斌石文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