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提倡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应付环保和石油危机需要,减少或放弃燃烧传统的汽油或柴油驱动内燃机的现时主流车型,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之前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之一,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
[0003]充电桩在安装时通常将其安装在停车场或者指定地区范围内,并且会在充电桩外部安装防护外壳或者防护栅栏,对充电桩进行保护,但是若因司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承载腔室(2),所述承载腔室(2)的内腔设置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充电桩本体(4),所述承载板(3)的底部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承载板(3)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承载腔室(2)内腔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门板(5),所述门板(5)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一侧与充电桩本体(4)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6)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的内腔螺纹穿插套接有连接螺杆(8),所述连接螺杆(8)的外壁与承载板(3)滑动穿插套接,所述承载腔室(2)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承载槽(11),所述连接螺杆(8)外壁的底部位于承载槽(11)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连接外壳(10),所述连接外壳(10)的底部与承载腔室(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一皮带轮,所述连接螺杆(8)外壁的底部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槽(1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开槽(12),所述开槽(12)的内腔滑动套接有定位套环(13),所述连接螺杆(8)外壁的底部与定位套环(13)转动套接,所述定位套环(13)的顶部呈环形阵列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螺栓(14),所述定位套环(1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4)与开槽(12)的内腔固定套接,所述连接螺杆(8)外壁的底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套环(15),所述限位套环(15)位于定位套环(13)的底部,所述限位套环(15)的顶部和底部均呈环形阵列等距转动嵌设有多个滚珠(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四个定位杆(21),四个所述定位杆(21)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定位杆(21)的外壁与承载板(3)滑动穿插套接,所述承载板(3)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20),所述承载腔室(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块(20)的外壁与滑槽(19)的内腔滑动套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2),所述第一固定板(22)的顶部呈环形阵列等距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栓(23),所述第一固定板(22)通过第三固定螺栓(23)与承载腔室(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腔室(2)内壁两边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4),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固定螺栓(25),所述第二固定板(24)通过第四固定螺栓(25)与定位杆(21)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