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公路工程监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领域,包括受压测板、测量柱杆、检测板,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量握把,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内槽,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测量活动槽,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刻度内槽,所述刻度内槽的内侧设置有刻度线,当需要进行厚度检测时,将两个测板提手分别从相应的测板内槽转动竖起,然后手握测板提手将检测板平稳地放置于所挖检测坑洞上端的位置,此时检测底层与地面相接触贴合,通过测板提手的设置,方便对检测板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厚度检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厚度检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厚度检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工程监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据国家标准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评测。
[0003]在公路工程中,各个层次的厚度是和公路整体强度密切相关的,只有在保证厚度的情况下,公路的各个层次及整体的强度才能得到保证,除了能保证强度外,严格控制公路各结构层的厚度,还能对路面的标高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挖坑法是进行公路各结构层厚度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挖坑法是需要使用镐、铲、凿子等工具开挖路面,直至挖至本层的底面,再用毛刷将坑底清扫干净,确认坑底面为下一层的顶面,然后使用厚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现有的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大多数都不能进行灵活的组装与拆卸,这样不方便厚度检测装置的使用与运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具有当需要进行厚度检测时,将连接柱插进连接内槽,然后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受压测板与测量柱杆的连接,当检测结束后,将受压测板与测量柱杆相互分离,从而实现厚度检测装置的组装与拆卸,当需要进行厚度检测时,将两个测板提手分别从相应的测板内槽转动竖起,然后手握测板提手将检测板平稳地放置于所挖检测坑洞上端的位置,此时检测底层与地面相接触贴合,通过测板提手的设置,方便对检测板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厚度检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的特点。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受压测板、测量柱杆、检测板,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量握把,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内槽,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测量活动槽,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刻度内槽,所述刻度内槽的内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测量柱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检测板的下端设置有检测底层,所述检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所述测板内槽的内侧设置有测板提手,所述检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通孔,所述检测板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圈设置有测量活动块,所述测量柱杆的下端设置有底端锥。
[0006]其中,所述受压测板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测量握把为扇形结构设置,所述测量握把的深度与受压测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测量握把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滑层的数量与测量握把的数量相同;当将厚度检测装置组装好且测量柱杆对准检测坑洞后,使用者双手握住测量握把,然后对受压测板施加垂直向下的作用力,这时受压测板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垂直向下的移动,进而带动测量柱杆垂直向下的移动,通过防滑层的设置,用于避免使用者
在对受压测板进行施加压力的过程中手部的打滑,进而提高厚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7]其中,所述测量柱杆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测量活动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测量活动槽以测量柱杆的圆心对称设置,所述测量活动槽的尺寸与测量活动块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测量柱杆的直径与测板通孔的直径相同;当将检测板平稳地放置于所挖检测坑洞上端的位置后,然后将测量活动块对准且缓慢地插进测量活动槽,进而实现测量柱杆与导向块的滑动连接,通过测量活动槽的设置,为测量活动块的滑动提供通道。
[0008]其中,所述观察窗为圆弧形结构的透明塑料设置,所述观察窗共设置有四块,所述刻度内槽的数量与观察窗的数量相同,所述刻度内槽设置于观察窗后端的位置,所述刻度线的数量与观察窗的数量相同,所述刻度线的数值已去除检测板与检测底层的厚度;通过刻度线的设置,用于对所挖检测坑洞厚度的检测,通过将刻度线设置于刻度内槽的里面,可以避免测量柱杆在滑动过程中对刻度线的磨损,进而避免因长期磨损而造成刻度线的模糊不清,同时通过设置四个刻度线,使其测量的数据更具有对比性和参考性,也方便从不同的角度读取检测的数值,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灵活性,通过观察窗的设置,用于方便读取刻度线的数值,通过刻度线的数值已去除检测板加上检测底层的厚度,方便使用者直接获得测量的数据。
[0009]其中,所述连接柱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柱与测量柱杆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柱的外圈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的高度与连接内槽的深度相同,所述连接内槽的内圈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柱的高度为受压测板厚度的二分之一;当需要进行厚度检测时,将连接柱插进连接内槽,然后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受压测板与测量柱杆的连接,当检测结束后,将受压测板与测量柱杆相互分离,从而实现厚度检测装置的组装与拆卸。
[0010]其中,所述检测板的俯视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检测底层的厚度为检测板厚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检测底层的边长与检测板的边长相同,所述测板通孔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所述测板内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测板提手的数量与测板内槽的数量相同,所述测板提手通过扭力弹簧与相应的测板内槽活动连接,所述测板内槽的深度与测板提手宽度相同,所述测板内槽的宽度与测板提手高度相同,所述测板内槽的长度与测板提手长度相同;当需要进行厚度检测时,将两个测板提手分别从相应的测板内槽转动竖起,然后手握测板提手将检测板平稳地放置于所挖检测坑洞上端的位置,此时检测底层与地面相接触贴合,通过测板提手的设置,方便对检测板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厚度检测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0011]其中,所述导向块为圆柱形空心结构设置,所述导向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块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导向块的内圈均设置有四个测量活动块,所述测量活动块的长度与导向块的长度相同;通过导向块的设置,用于辅助测量柱杆滑动进入测板通孔,进而提高测量柱杆滑动的稳定性。
[0012]其中,所述底端锥为圆锥形结构设置,所述底端锥的顶端与测量柱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端锥的半径与测量柱杆的半径相同,所述底端锥的垂直高度与导向块的高度相同;通过底端锥的垂直高度与导向块的高度相同,用于抵消位于检测板上端导向块的高度数据,进而方便直接读取刻度线的数值。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将厚度检测装置组装好且测量柱杆对准检测坑洞
后,使用者双手握住测量握把,然后对受压测板施加垂直向下的作用力,这时受压测板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垂直向下的移动,进而带动测量柱杆垂直向下的移动,通过防滑层的设置,用于避免使用者在对受压测板进行施加压力的过程中手部的打滑,进而提高厚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当将检测板平稳地放置于所挖检测坑洞上端的位置后,然后将测量活动块对准且缓慢地插进测量活动槽,进而实现测量柱杆与导向块的滑动连接,通过测量活动槽的设置,为测量活动块的滑动提供通道,通过刻度线的设置,用于对所挖检测坑洞厚度的检测,通过将刻度线设置于刻度内槽的里面,可以避免测量柱杆在滑动过程中对刻度线的磨损,进而避免因长期磨损而造成刻度线的模糊不清,同时通过设置四个刻度线,使其测量的数据更具有对比性和参考性,也方便从不同的角度读取检测的数值,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灵活性,通过观察窗的设置,用于方便读取刻度线的数值,通过刻度线的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压测板、测量柱杆、检测板,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量握把,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受压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内槽,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测量活动槽,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测量柱杆的内侧设置有刻度内槽,所述刻度内槽的内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测量柱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检测板的下端设置有检测底层,所述检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所述测板内槽的内侧设置有测板提手,所述检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通孔,所述检测板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圈设置有测量活动块,所述测量柱杆的下端设置有底端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测板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测量握把为扇形结构设置,所述测量握把的深度与受压测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测量握把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滑层的数量与测量握把的数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柱杆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所述测量活动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测量活动槽以测量柱杆的圆心对称设置,所述测量活动槽的尺寸与测量活动块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测量柱杆的直径与测板通孔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为圆弧形结构的透明塑料设置,所述观察窗共设置有四块,所述刻度内槽的数量与观察窗的数量相同,所述刻度内槽设置于观察窗后端的位置,所述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林,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艳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