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及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888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信息交互技术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包括核心平台、多传感器系统和数据采集设备、供电单元及存储系统、通信链路和混合天线系统以及辅助和外围扩展接口五大模块,所述核心平台的内部设置有基于MCU、FPGA、ARM、CPU、GPU等多核异构混合性架构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整个传输平台设计成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传输平台,适合大型化、小型化的各种设备数据传输,在近海、远海、河流、湖泊水系各种特定复杂环境下场景都可以实现应用,同时实现了实时、多任务的综合性的通信传输方式,根据每个不同的外部环境,通信链路和混合天线系统链路智能选择,使通信费用做到价格相对低廉、同时传输数据技术上更稳定。传输数据技术上更稳定。传输数据技术上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及通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信息交互技术和海洋科学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及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应用于海洋等场景的数据传输平台,主要是基于卫星来实现数据传输,对大型船舶、舰艇系统、海上各种静态或者动态设备,多采用海视通、海洋系列卫星、军用卫星或者基于铱星系统来作为数据传输管道,但是在实际工作时,存在受到海上复杂环境的影响,无法在近海、远海、河流、湖泊水系等多种应用、复杂化场景下进行应用,同时无法在每个场景下进行无缝切换,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使用。
[0003]中国专利号CN102700690A公开了海浪供电海洋监控航标数据传输平台,该专利技术中,平台独立工作并且密闭,使用自由液面驱动内部浮体与浮箱产生变动,发电系统设置在浮箱内部,不会受海水的影响,结构简单合理,廉价高效,具有海区适应性好、全天候、抗风浪能力强、稳定性好、发电功率大小可控、平台面积可大可小、设备扩展性好、维护方便等优点,尽管克服了海洋环境的影响,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多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平台、多传感器系统和数据采集设备、供电单元及存储系统、通信链路和混合天线系统以及辅助和外围扩展接口五大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平台的内部设置有基于MCU、FPGA、ARM、CPU、GPU等多核异构混合性架构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传感器系统和数据采集设备中,多传感器系统可以兼容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输出端电性连接有ADCP、ROV、AUV以及大型声学设备等大型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及存储系统包括独立备用供电系统和存储系统,所述存储系统的数量为两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独立备用供电系统和存储系统均与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链路和混合天线系统兼容4G、5G、铱星通信、NB

IOT、Lora、蓝牙、WiFi、PLC等多种移动、卫星、有线、无线、物联网通信协议和通信方法。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和外围扩展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的网络接口、CAN总线接口、电子罗盘、GPS和北斗二合一模组等模块和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洋的多任务实时数据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华田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电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