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利用自然能源的建筑外围护热电冷保温功能性皮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具体涉及可利用自然能源的建筑外围护热电冷保温功能性皮肤。
技术介绍
[0002]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中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46.5%,其运行阶段能耗的国民经济总能耗占比为21.7%,由此引起的碳排放分别占全国总碳排的51%和22%,可见实施建筑节能,控制建筑碳排放是控制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关键环节。
[0003]虽然《龟壳式外墙空气反射保温体系》专利(申请号:202110811440.5)为建筑节能提供了一个首要的基础,但毕竟只是解决了建筑外围护的传热系数尽可能低的传热学问题,建筑内部维持稳定的热力状态还需要有热能、冷量和电力的满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当下,唯一最正确的能源供应选择,只能是基于太阳热源与宇宙冷库所形成的自然能源,她是一个单向、自发和不可逆的稳定自然能流,是地球上除核能和地热能以外的所有能源的原始来源,我们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对象将其转换为相应的能量形式,必要时还得加以储存。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利用自然能源的建筑外围护热电冷保温功能性皮肤,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层与其相邻膜层共同构造一个空气流道(34),将此流道上、下接入由卡槽(4)和玻纤布膜(35)所构成的上、下空气联箱(36),由此再接入室内和储能装置;对于光电(BIPV)保温皮肤,是将龟壳保温的非透明盖层改换为可与龟壳保温龟骨结合的特有边框的光伏电池板(6),对于光热保温皮肤,是将龟壳保温非透明盖层改换为对可见光高透明的平板玻璃(32
‑
1),其近盖层的膜层改换为选择性吸热膜层(31
‑
1),选择性吸热膜层(31
‑
1)与其相邻的空气流道背膜(30)共同构造一个空气流道(34),其上、下接入由卡槽(4)和玻纤布膜(35)所构成的上、下空气联箱(36),对于热电(BIPV/T)保温皮肤是将光热保温皮肤的透明盖层改换为可与龟壳保温龟骨结合的特有边框的光伏电池板,该光伏电池板(6)采用PET背膜(37),其邻近膜层作为空气流道背膜30,其间距为30mm到50mm,后续结构同于光热保温皮肤;对于宇宙冷库冷却保温皮肤与光热保温皮肤相同,只是将其选择性吸热膜层(31
‑
1)改换为8
‑
13微米远红外辐射高发射率膜(31
‑
2);所述龟壳保温龟骨增加了一种型式为冷弯型材,其主龟骨为冷弯型材主龟骨(21),与其配合的是冷弯U形型材次龟骨(9),其两侧均固定有卡槽(4);所述龟壳保温龟骨增加的另一种型式为T型铝型材模式,其主龟骨在单纯保温和光伏保温皮肤时,使用4T铝型材(10),在光热、热电和冷却保温皮肤时使用6T铝型材(14),所有铝型材两侧均固定有卡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自然能源的建筑外围护热电冷保温功能性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空气联箱(36),由垂直固定在冷弯型材主龟骨(21)或6T铝型材(14)龟骨上的三条和墙面或屋顶斜面构件C型檩条(39)上的二条卡槽(4)中的玻纤布膜层(35)所围覆形成,其上部与空气流道(34)的接口(33)在下面,下部与空气流道的接口(33)在上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自然能源的建筑外围护热电冷保温功能性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保温皮肤的透明玻璃盖层(32
‑
1)与选择性吸热膜层(31
‑
1)之间加设有控制对流热损的F46聚氟乙丙烯膜(58),该膜由压线(62)压入不对称卡槽(54)的外槽之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自然能源的建筑外围护热电冷保温功能性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皮肤与光电保温皮肤依墙面的垂直型式布置时,其冷弯型材主龟骨(21)或4T铝型材龟骨(10)通过断热游动螺栓(7)与锚固连接C型钢(26)连接,锚固连接C型钢(26)再由断热膨胀螺栓(22)固定于基础墙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自然能源的建筑外围护热电冷保温功能性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元运,刘孝敏,吴松华,高祯琦,奉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高元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