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防误触控制台,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多功能按键与锁键,所述壳体内设有开关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多功能按键连接的触发模块、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内腔底部,所述多功能按键通过所述触发模块输出触发信号,所述触发模块通过所述开关模块将触发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触发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锁键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关断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的信号通道。本申请具以下效果:可尽量避免用户误触多功能按键。可尽量避免用户误触多功能按键。可尽量避免用户误触多功能按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触控制台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方向盘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误触控制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的方向盘上会配备多功能按键,一般的,现有的多功能按键可采用菜单键、通话键、音乐播放键、返回键与确认键等。用户在驾驶车辆时,可通过触发多功能按键实现多种功能。但是,当用户在打方向盘时容易误触多功能按键,导致触发对应按键的功能,会对用户驾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尽量避免用户误触多功能按键,本申请提供一种防误触控制台。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误触控制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误触控制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多功能按键与锁键,所述壳体内设有开关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多功能按键连接的触发模块、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触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内腔底部,所述多功能按键通过所述触发模块输出触发信号,所述触发模块通过所述开关模块将触发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触发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锁键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关断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的信号通道。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驾车时,为了尽量防止无意间触发多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可在驾车前通过锁键断开开关模块,以此断开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此时用户在驾车过程中即使误触了多功能按键,多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也不会被触发,可尽量避免用户误触多功能按键,可减少多功能按键对用户驾车时造成的影响。
[0007]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导通件,所述导通件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触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引脚,所述导通件底部与所述壳体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力件,所述锁键位于所述导通件上方且两者连接;所述第一弹力件用于支撑所述导通件以使所述导通件的引脚与所述触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断开;所述壳体顶部滑移连接有滑移件,所述滑移件滑移至所述锁键上方时用于下压所述锁键,所述锁键通过所述滑移件下压所述导通件以使所述导通件的引脚与所述触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件未滑移至锁键上方时,锁键与导通件通过第一弹力件支撑,可使导通件的引脚远离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此时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断开连接,此时控制台处于锁定状态,用户通过触发多功能按键可实现多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当用户滑移滑移件至锁键上方时,滑移件下压锁键,锁键以此下压导通件,可使导通件的两个引脚分别与触发模块、控制模块连接,以此导通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此时控制台处于解锁状态,用户触发多功能按键无法实现多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件与所述滑移槽滑移连接,所述滑移
槽底部开设有滑移孔,所述锁键远离所述导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滑移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键一端与滑移孔插接后穿过滑移孔且位于滑移槽中,当用户通过滑移槽滑移滑移件至锁键时,滑移件下压锁键,锁键位于滑移槽中的一端被滑移件下压远离滑移槽,锁键以此下压导通件。
[0011]优选的,所述锁键侧壁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滑移槽底面呈钝角,所述滑移件在滑移时与所述导向面接触。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件在滑移至锁键时,滑移件一端抵压锁键的导向面,通过导向面可方便滑移件下压锁键。
[0013]优选的,所述滑移槽内壁铺设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与所述滑移件接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件位于锁键上方时,橡胶片可增大滑移件在滑移槽中滑移时的阻力,可尽量避免滑移件脱离下压锁键的位置,提高了滑移件下压锁定件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采用自锁开关,所述锁键与所述自锁开关的按钮连接,所述自锁开关的两个引脚分别与所述触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通过锁键按下自锁开关时,自锁开关导通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此时为解锁状态;用户再次通过锁键按下自锁开关时,自锁开关断开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此时为锁定状态。
[0017]优选的,所述自锁开关的按钮与所述锁键之间设有第二弹力件,所述第二弹力件一端与所述自锁开关的按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键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键通过第二弹力件与自锁开关连接后,锁键在按下自锁开关时,锁键可通过第二弹力件复位,以便用户再次按下锁键,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
[0019]优选的,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当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提示模块发出提示。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通过锁键与开关模块导通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时,控制模块可控制提示模块发出提示,用户可通过提示模块观察控制台是否处于解锁状态。
[0021]优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多个开口,各所述多功能按键与所述锁键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凸出所述壳体表面。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功能按键与锁键凸出壳体表面设置,当用户在驾驶且想要触发多功能按键与锁键的功能时,用户可不看向多功能按键与锁键,可通过触摸多功能按键与锁键以寻找多功能按键与锁键的位置,然后进行触发。可使用户在驾车时视线不离开道路也可触发多功能按键与锁键,提高了用户驾车时的安全性与操作的方便性。
[0023]优选的,各所述多功能按键与所述锁键凸出所述壳体表面的一端设有软质膜,所述软质膜盖设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开口处密封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膜可覆盖开口,可尽量避免多功能按键、锁键与开口的缝隙中进入杂质,可尽量避免杂质对壳体内部电子元件的影响。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用户在驾车时,为了尽量防止无意间触发多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可在驾车前通过锁键断开开关模块,以此断开触发模块与控制模块,此时用户在驾车过程中即使误触
了多功能按键,多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也不会被触发,可尽量避免用户误触多功能按键,可减少多功能按键对用户驾车时造成的影响;
[0027]2.当滑移件位于锁键上方时,橡胶片可增大滑移件在滑移槽中滑移时的阻力,可尽量避免滑移件脱离下压锁键的位置,提高了滑移件下压锁定件的稳定性;
[0028]3.多功能按键与锁键凸出壳体表面设置,当用户在驾驶且想要触发多功能按键与锁键的功能时,用户可不看向多功能按键与锁键,可通过触摸多功能按键与锁键以寻找多功能按键与锁键的位置,然后进行触发。可使用户在驾车时视线不离开道路也可触发多功能按键与锁键,提高了用户驾车时的安全性与操作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图2中沿A
‑
A线的剖面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触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多功能按键(103)与锁键(104),所述壳体(100)内设有开关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多功能按键(103)连接的触发模块(101)、与所述触发模块(101)连接的控制模块(102),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触发模块(101)、所述控制模块(102)连接,所述触发模块(101)与所述控制模块(102)均位于所述壳体(100)内腔底部,所述多功能按键(103)通过所述触发模块(101)输出触发信号,所述触发模块(101)通过所述开关模块将触发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2),所述控制模块(102)响应于触发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锁键(104)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关断所述触发模块(101)与所述控制模块(102)之间的信号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导通件(201),所述导通件(201)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触发模块(101)、所述控制模块(102)连接的引脚,所述导通件(201)底部与所述壳体(100)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力件(202),所述锁键(104)位于所述导通件(201)上方且两者连接;所述第一弹力件(202)用于支撑所述导通件(201)以使所述导通件(201)的引脚与所述触发模块(101)、所述控制模块(102)断开;所述壳体(100)顶部滑移连接有滑移件(203),所述滑移件(203)滑移至所述锁键(104)上方时用于下压所述锁键(104),所述锁键(104)通过所述滑移件(203)下压所述导通件(201)以使所述导通件(201)的引脚与所述触发模块(101)、所述控制模块(1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顶部设有滑移槽(204),所述滑移件(203)与所述滑移槽(204)滑移连接,所述滑移槽(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舞,金林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