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即引入室外的清新空气的同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家庭通常采用打开门窗的自然通风方式以增大新风量,这种无组织的通风方式无法保证稳定的必要新风量。采用安装排气扇或者送风机的通风方法,虽然可以由组织地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来排出室内污浊空气,但是在冬季室外气温较低,或者在夏季室外气温较高时,较大的新风量必然增加供暖或者制冷能耗。另外,直接引入新风容易造成室内温湿度偏离舒适区,使人体产生不舒适感。
[0003]现有技术开发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全热交换器,可以双向同时换气,即进排风等量置换,从而保证清新空气源源不断。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高效热湿交换装置,利用排风在夏季时预冷干燥新风,在冬季时余热加湿新风,使得由室外进入室内空气的温湿度与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接近。在实现室内外双向换气,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又可以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4]尽管全热交换器作为室内换气设备由着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具备: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具备:室内回风口,其配置为引入室内回风;室内送风口,其配置为向室内送风;室外新风口,其配置为引入室外新风;室外排风口,其配置为向室外排风;全热交换芯体,其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中;排风风机,其配置为在所述主机壳体中形成排风风道;和送风风机,其配置为在所述主机壳体中形成送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具备: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计算结霜临界新风温度并控制流入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结霜临界新风温度;所述结霜临界新风温度为:当流入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为所述结霜临界新风温度时,所述室外排风口处的温度等于所述室外排风口空气的露点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具有混风模式;当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混风模式时,所述送风风道靠近室外新风口处与所述排风风道靠近室外排风口处连通,排风风道中的空气与送风风道中的空气混合为混风,所述混风沿送风风道送入室内;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混风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混风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结霜临界新风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具备:新风口风门,所述新风口风门设置于所述室外新风口处,所述新风口风门配置为工作在不同的开启角度以调节流入所述送风风道的室外新风的风量;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混风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新风口风门的开启角度以控制混风中室外新风的比例使得混风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结霜临界新风温度;或者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新风口风门工作在预设角度并调整送风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混风中室外新风的比例使得混风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结霜临界新风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具有内循环模式;当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内循环模式时,所述新风口风门关闭,所述排风风道与送风风道连通,排风风道中的空气流过全热交换芯体后进一步通过室内送风口送入室内;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混风模式时,如果室外新风温度小于温度控制阈值,或者室内回风相对湿度大于湿度控制阈值,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全热交换器自所述混风模式切换为所述内循环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具备: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配置为检测室外新风的温度、室外新风的湿度和/或室外新风的空气质量;和
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配置为检测室内回风的温度、室内回风的湿度和/或室内回风的空气质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混风模式时,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采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新风口风门的开关状态和/或开启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广宇,董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