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钩状解剖锁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钩状解剖锁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由于后交叉韧带对防止胫骨过度后移十分重要,因此有效重建后交叉韧带止点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关键。临床上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常采用克氏针、锚钉、钢丝捆扎、松质骨拉力螺钉等固定方式,然而,这些术式术后失败率较高,经常出现内固定失败,骨折再移位,克氏针或螺钉退出,锚钉缝线或钢丝切割骨块等,难以实现有效重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普通钢板常常不服帖,钢板形状不合适,使用时多数需手工矫形,单轴定向锁定螺钉方向单一,无合适克氏针孔进行临时固定和供锚钉缝线捆扎,缺乏对韧带的有效固定,小骨折块容易被切割或移位等问题。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专用钩状解剖锁定装置。该装置按照后交叉韧带止点处胫骨平台解剖学设计创新,体积小、操作方便,适用于作为辅助工具治疗包括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钩状解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平叶(1)和纵叶(2),所述纵叶(2)连接于水平叶(1)一端且与其下端面之间呈夹角,该夹角大小为后交叉韧带止点处胫骨平台正常生理解剖角度,所述水平叶(1)另一端的下端面上设有带锋利下尖端的钩状结构(a),用于穿入骨皮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钩状解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叶(1)上分别设有第一克氏针孔(b1)和第一多轴锁定螺钉孔(c1),并且所述第一克氏针孔(b1)在水平叶(1)上位于钩状结构(a)与第一多轴锁定螺钉孔(c1)之间,所述纵叶(2)上分别设有第二克氏针孔(b2)、第二多轴锁定螺钉孔(c2)和滑动加压螺钉孔(d),并且所述滑动加压螺钉孔(d)在纵叶(2)上位于靠近水平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陈康武,刘滔,何帆,章君鑫,陈丹,陈维凯,杨惠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