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孔聚丙烯酸钠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说是一种大孔聚丙烯酸钠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学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目前已经和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为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栓塞治疗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栓塞疗法通过阻断为肿瘤供血的血管、畸形的血管或出血的血管,已经在动静脉畸形、血管增大型肿瘤、子宫纤维瘤、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型肿瘤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经导管介入栓塞术(简称TACA)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栓塞剂。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微球型栓塞剂。第一代的栓塞微球主要是明胶微球、淀粉微球、聚乳酸微球、壳聚糖微球、海藻酸钠微球、聚乙烯醇微球等。这些微球有的形状不规整、尺寸不均一,从而导致介入手术中出现漂移、堵塞血管、误栓等副作用,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有些微球虽然表面光滑、形状规整、尺寸也比较均匀,但微球弹性和伸缩性很差,通导性不好,很难形变顺利通过微细导管又能很快恢复到原状,从而造成血管的不完全栓塞。还有的微球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孔聚丙烯酸钠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分散剂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在40~90℃下保温0.5~5小时,得到连续相,备用,其中分散剂和水的质量比为0.1~10:100;所述分散剂为明胶、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木质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油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将步骤所得连续相加入到反应釜中,将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多烯烃化合物、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05~140r/min的转速下,升温至50~90℃,搅拌反应2~16小时,得到聚合物;其中步骤所得连续相、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多烯烃化合物、致孔剂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500:80~95:5~15:40~70:0.5~2.5;所述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葡萄糖五甲基丙烯酸酯、葡萄糖四甲基丙烯酸酯、葡萄糖三甲基丙烯酸酯和葡萄糖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多烯烃类化合物为二乙烯苯、丁二烯、丙烯酸烯丙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衣康酸烯丙酯、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三聚异氰酸烯丙酯、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致孔剂为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环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甲基环己烷、乙酸丁酯、丁酸乙酯、二异丙基甲酮、二氯乙烷、二氯丙烷、甲基异丙基甲酮、甲基异丙基甲酮、四氯化碳、异丁醇、环己醇、二丙酮醇、二甲醚、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旺,郑飞,邢雪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森康微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