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用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49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用的病床,该眼科用的病床包括病床本体、支撑杆和光源组件,支撑杆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病床本体上,另一端连接有光源组件;病床本体上设有收纳支撑杆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槽状的枢座,支撑杆端头插在枢座的槽内,枢座设有穿过枢座两侧和支撑杆的枢轴,枢轴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枢轴两端凸出于枢座两侧且凸出部分别设有第一旋钮和螺母,螺母与枢轴螺纹连接。医护人员在病床上检查患者眼部时,遇到病房光线不好的情况,可以将支撑杆从凹槽中转动出来,打开光源组件,通过旋拧第一旋钮和螺母,让支撑杆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光源组件能给患者眼部的位置提供充足的光线,方便医护人员查看患者的眼部情况。方便医护人员查看患者的眼部情况。方便医护人员查看患者的眼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用的病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病床,具体是一种眼科用的病床。

技术介绍

[0002]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
[0003]现在医护人员在病床上检查患者眼部时,由于有时候病房光线不好,医护人员无法清晰的观察患者的眼部,就会使用手电筒来增加光线,但如果使用手电筒则会占用医护人员的一只手,使其无法双手操作,影响医护人员的检查。
[000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检查时提供充足光线的眼科用的病床,来克服现在光线不足会影响检查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科用的病床,能在病房光线不好时,提供充足的光线,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眼部情况。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眼科用的病床,包括病床本体、支撑杆和光源组件,支撑杆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病床本体上,另一端连接有光源组件;病床本体上设有收纳支撑杆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槽状的枢座,支撑杆端头插在枢座的槽内,枢座设有穿过枢座两侧和支撑杆的枢轴,枢轴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枢轴两端凸出于枢座两侧且凸出部分别设有第一旋钮和螺母,螺母与枢轴螺纹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支撑杆为圆柱状的伸缩杆;伸缩杆由一级杆、二级杆和三级杆组成,一级杆、二级杆和三级杆依次按顺序变径伸缩嵌套组合安装,一级杆和二级杆能够依次从三级杆中伸出。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支撑杆的高度,以便给患者眼部提供充足的光线。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杆为实心轴,二级杆和三级杆为空心轴,一级杆与光源组件连接;三级杆管壁设有第一螺纹孔,通过将第一螺栓拧入第一螺纹孔对二级杆和三级杆进行相对固定;二级杆管壁设有第二螺纹孔,通过将第二螺栓拧入第二螺纹孔对二级杆和一级杆进行相对固定,第二螺栓靠近二级杆伸出一级杆的一端设置。第二螺栓靠近二级杆伸出一级杆的一端设置,为了避免阻碍二级杆伸缩。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座、球头和多个灯珠,安装座通过连接杆与球头连接,多个灯珠间隔安装在安装座上;一级杆端面设有球槽,球头可转动的插入球槽内。球头可转动的插入在球槽内,方便调整固定座的角度,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不同的光照角度,增加局部光的亮度。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呈半圆柱状,多个灯珠沿安装座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连接杆一端与安装座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头固定连接。由于是半圆柱状,即与支撑杆形状相匹配,便于收纳,又设置有平面,方便安装灯珠。设置多个灯珠方便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照明的亮度。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丝杆和滑动套,丝杆可转动的安装在凹槽内,滑动套套设于丝杆上且与其螺纹连接;枢座与滑动套固定连接。丝杆转动,由于滑动套与枢座固定连接,滑动套不会跟着转动,因此滑动套只能在丝杆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改变支撑杆在凹槽中的位置,以确保光源组件能根据检查的需要调节位置。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一端伸出凹槽外连接有第二旋钮。第二旋钮与丝杆连接,方便转动丝杆。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医护人员在病床上检查患者眼部时,遇到病房光线不好的情况,可以将支撑杆从凹槽中转动出来,打开光源组件,通过旋拧第一旋钮和螺母,让支撑杆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光源组件能给患者眼部的位置提供充足的光线,方便医护人员查看患者的眼部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眼科用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杆被收到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枢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灯座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为:1、病床本体;101、凹槽;2、支撑杆;21、一级杆;22、二级杆;23、三级杆;24、第一螺栓;25、第二螺栓;3、光源组件;31、安装座;32、球头;33、灯珠;34、连接杆;4、枢座;5、枢轴;6、第一旋钮;7、螺母;8、丝杆;9、滑动套;10、第二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4]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眼科用的病床,包括病床本体1、支撑杆2和光源组件3,支撑杆2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病床本体1上,另一端连接有光源组件3;病床本体1上设有收纳支撑杆2的凹槽101,凹槽101设置在靠近病床本体1的床头端,患者检查时,光源组件3能够更接近患者的眼部,从而提供充足的光线。凹槽101内设有槽状的枢座4,支撑杆2端头插在枢座4的槽内,枢座4设有穿过枢座4两侧和支撑杆2的枢轴5,枢轴5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枢轴5两端凸出于枢座4两侧且凸出部分别设有第一旋钮6和螺母7,螺母7与枢轴5螺纹连接。支撑杆2为圆柱状的伸缩杆;伸缩杆由一级杆21、二级杆22和三级杆23组成,一级杆21、二级杆22和三级杆23依次按顺序变径伸缩嵌套组合安装,一级杆21和二级杆22能够依次从三级杆23中伸出。一级杆21为实心轴,二级杆22和三级杆23为空心轴,一级杆21与光源组件3连接;三级杆23管壁设有第一螺纹孔,通过将第一螺栓24拧入第一螺纹孔对二级杆22和三
级杆23进行相对固定;二级杆22管壁设有第二螺纹孔,通过将第二螺栓25拧入第二螺纹孔对二级杆22和一级杆21进行相对固定,第二螺栓25靠近二级杆22伸出一级杆21的一端设置。
[0025]参考图4,光源组件3包括安装座31、球头32和多个灯珠33,安装座31通过连接杆34与球头32连接,多个灯珠33间隔安装在安装座31上;一级杆21端面设有球槽,球头32可转动的插入球槽内。安装座31呈半圆柱状,多个灯珠33沿安装座3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连接杆34一端与安装座31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头32固定连接。
[0026]参考图5,凹槽101内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丝杆8和滑动套9,丝杆8可转动的安装在凹槽101内,滑动套9套设于丝杆8上且与其螺纹连接;枢座4与滑动套9固定连接。丝杆8一端伸出凹槽101外连接有第二旋钮10。
[0027]医护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眼部时,将支撑杆2从凹槽101中转动出来,通过旋拧第一旋钮6和螺母7,使支撑杆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如果高度不合适,还可以通过拧松第一螺栓24或者第二螺栓25,调节一级杆21、二级杆22伸出的长度,以改变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用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床本体(1)、支撑杆(2)和光源组件(3),支撑杆(2)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病床本体(1)上,另一端连接有光源组件(3);病床本体(1)上设有收纳支撑杆(2)的凹槽(101),凹槽(101)内设有槽状的枢座(4),支撑杆(2)端头插在枢座(4)的槽内,枢座(4)设有穿过枢座(4)两侧和支撑杆(2)的枢轴(5),枢轴(5)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枢轴(5)两端凸出于枢座(4)两侧且凸出部分别设有第一旋钮(6)和螺母(7),螺母(7)与枢轴(5)螺纹连接;支撑杆(2)为圆柱状的伸缩杆;伸缩杆由一级杆(21)、二级杆(22)和三级杆(23)组成,一级杆(21)、二级杆(22)和三级杆(23)依次按顺序变径伸缩嵌套组合安装,一级杆(21)和二级杆(22)能够依次从三级杆(23)中伸出;一级杆(21)为实心轴,二级杆(22)和三级杆(23)为空心轴,一级杆(21)与光源组件(3)连接;三级杆(23)管壁设有第一螺纹孔,通过将第一螺栓(24)拧入第一螺纹孔对二级杆(22)和三级杆(23)进行相对固定;二级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美娟谢东林陈怡罗碧波李玉梅李敏琼文丽彬谭乐吴萍刘妃妃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