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48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及扁平排线,每一端子具有一对配部和一焊接部,对配部具有插接腔,插接腔内凸设有至少一接触部,焊接部包括顶部、连接顶部的第一侧部、连接第一侧部的底部以及自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二侧部,顶部、第一侧部、底部及第二侧部围设形成容纳腔,焊接部的后端朝向容纳腔内凹设至少一第一导引面,扁平排线包括前端外露的多个导体以及绝缘层,多个导体同时从后向前经第一导引面插入对应的容纳腔,每一导体与顶部和/或底部焊接固定。通过顶部、第一侧部、底部及第二侧部对导体进行四面阻挡,避免导体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扁平排线的多个导体同时插入多个容纳腔,组装成本更低。本更低。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涉及汽车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汽车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端子、线缆以及收容所述端子的绝缘本体,所述端子的一端延伸一对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对所述线缆的导电体进行包覆压接固定,从而在所述端子与所述线缆之间建立电性连接,但是通过所述压接部对所述线缆的所述导电体进行包覆压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和连接,所述端子的所述压接部与所述线缆的连接并不是很牢固,容易造成所述压接部与所述线缆之间的松动,而且该种包覆压接方式压接的所述线缆须是单根的圆线,才便于进行包覆压接,并且需要一根一根的包覆和铆压,不仅耗费组装时间并且采用多根圆线使得组装成本较高。
[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平排线的导体通过插入焊接部的容纳腔并焊接于焊接部的电连接器组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6]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一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个收容槽;
[0008]多个端子,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每一所述端子一体成型设置且具有一对配部和一焊接部,所述对配部具有一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凸设有至少一接触部,所述焊接部包括一顶部、连接所述顶部的一第一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的一底部以及自所述底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二侧部,所述顶部、所述第一侧部、所述底部及所述第二侧部围设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焊接部的后端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凹设有至少一第一导引面;
[0009]一扁平排线,所述扁平排线包括前端外露的多个导体以及包覆固定多个所述导体的一绝缘层,多个所述导体同时从后向前经各个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一导引面插入对应的所述容纳腔,每一所述导体与所述顶部和/或所述底部焊接固定。
[0010]进一步,所述导体的上表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顶部,所述导体的下表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底部。
[0011]进一步,所述焊接部的后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引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后端,每一所述第一导引面自后向前朝向所述容纳腔倾斜凹设以形成倾斜的弧面。
[0012]进一步,自所述顶部的后端向后延伸一上导引板,自所述底部的后端向后延伸一下导引板,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的后端均设有一第二导引面,每一所述第二导引面自后向前倾斜延伸用以导引所述导体进入所述上导引板与下导引板之间并最终进入所述容纳腔。
[0013]进一步,当所述导体未插入所述容纳腔之前,所述上导引板朝后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下导引板朝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的内表面均凸设至少一凸部,当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将所述导体导引进入所述容纳腔后,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受力而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位移,所述上导引板的所述凸部和所述下导引板的所述凸部共同夹持于所述扁平排线的所述绝缘层。
[0014]进一步,所述绝缘壳体后端开设一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扁平排线部分位于所述容纳部,一后塞从后向前套设于所述扁平排线并封堵所述容纳部,所述后塞部分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外,所述后塞中部开设至少一条形缝供所述扁平排线穿过,所述后塞的前端挡止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的后端,一塑胶内模包覆成型于所述后塞、所述绝缘壳体后端以及所述扁平排线的外周,一塑胶外模包覆成型在所述塑胶内模以及所述扁平排线的外周,所述塑胶外模包括自前向后厚度逐渐减小的倾斜部分。
[0015]进一步,所述对配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一顶壁和一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或所述底壁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插接腔,所述顶壁和所述顶部位于同一平面,自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插接腔横向弯折一弯折部,自所述弯折部向前延伸悬臂状的所述接触部,所述底壁朝向所述插接腔延伸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接触部的正下方,当所述接触部受压力发生偏移时,所述支撑臂抵接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
[0016]进一步,所述顶部自所述顶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所述顶部到所述底部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顶壁到所述底壁的垂直距离的1/2。
[0017]进一步,所述顶壁前端的内表面沿前后方向间隔凸设两个第一凸包,所述接触部的内表面凸设一第二凸包,且所述第二凸包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包之间,所述接触部前端延伸一倾斜面,所述底壁的前端向上弯折延伸一前导部,所述前导部位于所述插接腔的前端且位于所述倾斜面的前方,定义在所述接触部未受力时,所述第二凸包到所述顶壁内表面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高度,所述倾斜面到所述顶壁内表面的最大距离为第二高度,所述前导部到所述顶壁的内表面的距离为第三高度,所述第三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高度且小于所述第二高度。
[0018]进一步,每一所述导体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后倾斜的一第三导引面,所述第三导引面与所述第一导引面导引配合,以导引所述导体插入至所述容纳腔。
[0019]进一步,还包括端子位置保证件,所述端子位置保证件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一卡接部,且两个所述卡接部沿上下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端子位置保证件的前侧或后侧设置至少两个卡持块,多个所述端子于所述对配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设有至少一止退部,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底面、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两个侧面,所述底面开设一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槽连通,两个所述侧面均开设有一卡接口且两个所述卡接口沿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当所述端子位置保证件处于预锁定状态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口相匹配卡接固定;当所述端子位置保证件处于最终锁定状态时,所述卡持块进入所述收容槽并抵持于所述收容槽的下表面,所述端子位置保证件固定收容于所述开口并挡止所述止退部的后方。
[0020]进一步,自所述顶面一体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二锁定梁,每一所述锁定梁的后端为自由端,且二所述锁定梁的自由端共同连接形成一被按部,每一所述锁定梁向上凸
设一锁定块,所述顶面一体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锁定梁的自由端正上方。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每一所述焊接部包括一顶部、连接所述顶部的一第一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的一底部以及自所述底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二侧部,所述顶部、所述第一侧部、所述底部及所述第二侧部围设形成一容纳腔,每一所述焊接部的后端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凹设有至少一第一导引面,所述扁平排线的每一所述导体从后向前经所述第一导引面插入每一所述容纳腔并焊接于每一所述焊接部,所述扁平排线包括前端外露的多个所述导体,使得多个所述导体同时被多个所述焊接部的所述第一导引面导引进入对应的所述容纳腔,由于多个所述导体插接于多个所述容纳腔,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能够对所述导体在上下方向上进行阻挡,避免所述导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能够对所述导体在左右方向对所述导体进行阻挡,避免所述导体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端子,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每一所述端子一体成型设置且具有一对配部和一焊接部,所述对配部具有一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凸设有至少一接触部,所述焊接部包括一顶部、连接所述顶部的一第一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的一底部以及自所述底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二侧部,所述顶部、所述第一侧部、所述底部及所述第二侧部围设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焊接部的后端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凹设有至少一第一导引面;一扁平排线,所述扁平排线包括前端外露的多个导体以及包覆固定多个所述导体的一绝缘层,多个所述导体同时从后向前经各个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一导引面插入对应的所述容纳腔,每一所述导体与所述顶部和/或所述底部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上表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顶部,所述导体的下表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的后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引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后端,每一所述第一导引面自后向前朝向所述容纳腔倾斜凹设以形成倾斜的弧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顶部的后端向后延伸一上导引板,自所述底部的后端向后延伸一下导引板,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的后端均设有一第二导引面,每一所述第二导引面自后向前倾斜延伸用以导引所述导体进入所述上导引板与下导引板之间并最终进入所述容纳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体未插入所述容纳腔之前,所述上导引板朝后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下导引板朝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的内表面均凸设至少一凸部,当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将所述导体导引进入所述容纳腔后,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受力而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位移,所述上导引板的所述凸部和所述下导引板的所述凸部共同夹持于所述扁平排线的所述绝缘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后端开设一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扁平排线部分位于所述容纳部,一后塞从后向前套设于所述扁平排线并封堵所述容纳部,所述后塞部分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外,所述后塞中部开设至少一条形缝供所述扁平排线穿过,所述后塞的前端挡止所述上导引板和所述下导引板的后端,一塑胶内模包覆成型于所述后塞、所述绝缘壳体后端以及所述扁平排线的外周,一塑胶外模包覆成型在所述塑胶内模以及所述扁平排线的外周,所述塑胶外模包括自前向后厚度逐渐减小的倾斜部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配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元泉董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