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安全上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安全上载方法,属于智能电表通信协议
技术介绍
[0002]电是目前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每家每户都需要用电。电表的采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和用电用户的利益,所以电表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智能电表的产生和应用,使得用户和用电公司越来越注重其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0003]在中国,智能电表系统主要采用DL/T645通信协议。在设计之初,协议只考虑了功能的完整性和传输的可靠性,数据以明文形式传输,忽略了安全性。并且,由于用户量大,集中式的管理方式使得服务器端承受着较大的负载,从而导致了延迟大,甚至导致信息上传出现丢失的情况。
[0004]张杰等人提出了一种IEEE802.15.6的改进协议,它在修正了IEEE802.15.6的漏洞的基础上还将无线通讯双方的计算量进行了转移,将计算能力更弱设备(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的计算量转移到了计算能力更强的一方(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本专利技术基于此协议设计了一种智能电表信息上载的方案,将服务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安全上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服务器S端产生随机数和时间戳,并将服务器S的初始数据和通过随机数计算的混合私钥、加密公钥、通信双方身份和智能电表的ID发送至给智能电表C;S2:智能电表C接收服务器S发送的数据并判断,同时产生随机数,并将智能电表C的初始数据及通过随机数计算的混合私钥、混合公钥、通信双方身份和智能电表的参数发送给服务器S;S3:服务器S接收智能电表C发送的数据并验证该智能电表,验证成功后计算共享秘密;S4:智能电表C计算服务器S的公钥、共享秘密、消息验证码,并将上述计算的数据及智能电表C的验证数据发送至服务器S;S5:服务器S接收智能电表C发送的数据,服务器S端计算消息验证码并与智能电表C端的消息验证码进行比较判断,并将上述数据发送至智能电表C,然后计算共享密钥;S6:智能电表C接收服务器S发送的数据,计算智能电表的消息验证码,计算共享密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安全上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S的初始数据包括椭圆曲线系统参数,SK
S
,PK
S
,N
S
,PW,S,C;所述智能电表C的初始数据包括椭圆曲线系统参数,SK
C
,PK
C
,N
C
,PW,S,C;其中:椭圆曲线系统参数包括F
q
,a,b,G,其中Fq是包含q个元素的有限域,a,b是F
q
中的元素,它们定义F
q
上的一条椭圆曲线E:y2=x3+ax+b,G是椭圆曲线的一个基点,其阶n为素数;PK
S
是服务器S的公钥,PK
S =SK
S
×
G,SK
S
是服务器S的私钥;PK
C
是智能电表C的公钥,PK
C
=SK
C
×
G,SK
C
是智能电表C的私钥;N
S
是服务器S产生的随机数;N
C
是智能电表C产生的随机数;PW是关于用户电表入户时注册的密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安全上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如下:服务器S:步骤S01:服务器S使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随机数R
S
;步骤S02:服务器S计算混合私钥U
S
=R
S
+SK
S
;步骤S03:服务器S计算加密公钥P
’
K
S
=PK
S
‑
Q(PW);步骤S04:服务器S产生当前时间戳T
S
,并使用普通信道把S,C,T
S ,U
S
,P
’
K
S
,N
S
,ID,发送给智能电表C,其中S为通信双方身份;ID是智能电表的唯一识别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安全上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如下:智能电表C:步骤C01:智能电表C收到由普通信道发来的S,C,T
S ,U
S
,P
’
K
S
,N
S
,ID;步骤C02:智能电表C产生当前时间戳T
C
,如果T
C
‑
T
S
超过1秒,则终止协议,等待下一次通信;否则继续进行步骤C03;步骤C03:智能电表C使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随机数R
C
;步骤C04:智能电表C计算混合私钥U
C
=R
C
+SK
C
,混合公钥Z
C
=U
C
×
G;
步骤C05:智能电表C获取当前智能电表的唯一识别码ID,型号Model,智能电表的相关参数SM使用普通信道把C,S,T
C ,Z
C
,PK
C
,N
C
,ID,Model,SM发送给服务器S。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用电信息安全上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如下:服务器S:步骤S05:服务器S收到由普通信道发来的C,S,T
C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孙晓欣,黄佳佳,李建爽,尹昊天,张鑫,郭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劳科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