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38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一种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包含有具有仪器壳(1)的多光谱装置本体、设置在仪器壳(1)上并且用于与仪器壳(1)之间形成安装夹持区间的支座(9),通过多光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目标物进行微光和红外线信号拾取,通过支座(9),形成了外置安装支撑体,因此提高了两个视场中心进行重合调节的方便性能。个视场中心进行重合调节的方便性能。个视场中心进行重合调节的方便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光谱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辅助驾驶仪为可移动红外夜视系统,可用于车辆夜间行进、夜间突袭、夜间隐蔽等,具有较强的夜视观察、穿透烟雾、识别伪装,全天候工作的能力,也可以与可见光电视、激光测距仪等联合使用,组成一个目标定位或跟踪系统,为了拾取目标物的图像信号,因此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光学部件,在现有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中,例如使用单一光电探测器件,
[0003]由于单一光电探测器件带来的视距受限、细节辨识度不高等问题,在实现手段上一般将微光与红外图像融合处理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进行显示,为了实现图像的融合,需要将微光光路与红外光路进行精确校准和匹配,以保证两路图像的融合效果,图3是图像融合原理图,图像融合过程中需要将红外视场21的视场中心22和微光视场11的视场中心12重合对准以保证融合质量,
[0004]图像校准分为软件和硬件校准,软件校准可以实现图像旋转、裁剪、位移,以保证两幅图像精确匹配,但这样会带来延时和视场损失的问题;硬件校准则需要通过物理调校保证两幅图像精确配准,
[0005]采用硬件校准方式时,为保证像素级融合效果,一般要求微光和红外视场中心位置偏差不超过1像素,以保证融合算法的实现。这样给机械调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修切配合面/垫片修整的方式较繁琐,在调整X、Y方向的某一方向时会对另一方向产生分量影响,不利于批量生产,
[0006]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零件加工及装配的问题,光轴调校后,不同光路之间安装面呈较大的角度,导致密封圈压缩量不均匀一致,容易漏气;为保证密封性,通常在光路外部增加保护玻璃密封,增加了设计复杂程度,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
[0008]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因此提高了两个视场中心进行重合调节的方便性能。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仪器壳的多光谱装置本体、设置在仪器壳上并且用于与仪器壳之间形成安装夹持区间的支座。
[0010]由于设计了支座和多光谱装置本体,通过多光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目标物进行微光和红外线信号拾取,通过支座,形成了外置安装支撑体,因此提高了两个视场中心进行重合调节的方便性能。
[0011]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外置安装支撑体的方式把支座和多光谱装置本体相互联
接。
[0012]本技术设计了,按照与仪器壳处于可拆卸安装状态的方式把支座与多光谱装置本体联接。
[0013]本技术设计了,位于支座和仪器壳之间的安装夹持区间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球形面的一部分。
[0014]本技术设计了,多光谱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微光组件、红外组件和微光组件固定螺钉。
[0015]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安装夹持区间,实现了对红外组件的安装角度的调节,提高了两个视场中心的重合精度。
[0016]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多光谱装置本体与支座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红外组件固定螺钉。
[0017]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多光谱装置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红外组件密封圈和微光组件密封圈。
[00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0019]本技术设计了,在仪器壳上分别设置有微光组件、红外组件和支座,在微光组件与仪器壳设置有微光组件密封圈并且在微光组件和支座与仪器壳之间设置有微光组件固定螺钉,在红外组件与仪器壳之间设置有红外组件密封圈并且在红外组件与支座之间设置有红外组件固定螺钉。
[00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仪器壳、微光组件、红外组件、微光组件固定螺钉、红外组件固定螺钉、红外组件密封圈、微光组件密封圈和支座,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0021]本技术设计了,在支座的座部的其中一个套装孔体周边设置有固定通孔体并且在座部的其中另一个套装孔体周边设置有待定螺纹孔体,座部的其中一个套装孔体设置为与微光组件联接并且固定通孔体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固定螺钉联接,座部的其中另一个套装孔体设置为与红外组件联接并且待定螺纹孔体设置为与红外组件固定螺钉联接,座部设置为与仪器壳联接,座部设置为刀字形块状体并且座部的凸缘体设置为与仪器壳嵌入式联接,固定通孔体和待定螺纹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四个固定通孔体设置为沿座部的其中一个套装孔体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四个待定螺纹孔体设置为沿座部的其中另一个套装孔体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00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红外组件的夹持安装,满足了红外组件的安装角度调节需要,同时实现了与微光组件的联动安装,实现了以第一视场中心为参考中心的设置。
[0023]本技术设计了,在仪器壳的壳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腔体和第二安装腔体并且在第二安装腔体的内端端面部设置有球形面体,在第一安装腔体的外端敞口部设置有螺纹孔体并且壳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座接触式联接,第一安装腔体设置为与微光组件联接并且第一安装腔体的侧面内部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密封圈接触式联接,第二安装腔体设置为与红外组件联接并且第二安装腔体的侧面内部设置为与红外组件密封圈接触式联接,球形面体设置为与红外组件吻合式联接并且位于第一安装腔体的外端敞口部的螺纹孔体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固定螺钉联接,第二安装腔体设置为与支座套装式联接并且壳部设置
为矩形座状体,第一安装腔体和第二安装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球形面体设置为圆球的一部分。
[002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微光组件和红外组件的同时安装,通过球形面体,满足了对红外组件的安装角度的调节设置。
[0025]本技术设计了,微光组件设置为包含有微光透镜组、低照度固体器件、微光调焦垫片和第一连接螺钉并且微光调焦垫片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微光透镜组接触式联接,微光调焦垫片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低照度固体器件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连接螺钉设置为与低照度固体器件贯串式联接,第一连接螺钉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微光透镜组螺纹式联接并且微光透镜组的壳部中间部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固定螺钉套装式联接,微光透镜组的壳部中间部设置为与支座贯串式联接,在微光透镜组的壳部侧面内端部设置有环形凹槽体并且微光透镜组的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密封圈联接,微光透镜组的壳部内端头设置为与仪器壳贯串式联接。
[0026]本技术设计了,红外组件设置为包含有红外透镜组、红外机芯、红外调焦垫片和第二螺钉并且红外调焦垫片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红外透镜组接触式联接,红外调焦垫片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红外机芯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仪器壳(1)的多光谱装置本体、设置在仪器壳(1)上并且用于与仪器壳(1)之间形成安装夹持区间的支座(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外置安装支撑体的方式把支座(9)和多光谱装置本体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与仪器壳(1)处于可拆卸安装状态的方式把支座(9)与多光谱装置本体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支座(9)和仪器壳(1)之间的安装夹持区间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球形面的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多光谱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微光组件(2)、红外组件(3)和微光组件固定螺钉(4),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多光谱装置本体与支座(9)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红外组件固定螺钉(5),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多光谱装置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红外组件密封圈(7)和微光组件密封圈(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在仪器壳(1)上分别设置有微光组件(2)、红外组件(3)和支座(9),在微光组件(2)与仪器壳(1)设置有微光组件密封圈(8)并且在微光组件(2)和支座(9)与仪器壳(1)之间设置有微光组件固定螺钉(4),在红外组件(3)与仪器壳(1)之间设置有红外组件密封圈(7)并且在红外组件(3)与支座(9)之间设置有红外组件固定螺钉(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在支座(9)的座部(91)的其中一个套装孔体周边设置有固定通孔体(92)并且在座部(91)的其中另一个套装孔体周边设置有待定螺纹孔体(93),座部(91)的其中一个套装孔体设置为与微光组件(2)联接并且固定通孔体(92)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固定螺钉(4)联接,座部(91)的其中另一个套装孔体设置为与红外组件(3)联接并且待定螺纹孔体(93)设置为与红外组件固定螺钉(5)联接,座部(91)设置为与仪器壳(1)联接,座部(91)设置为刀字形块状体并且座部(91)的凸缘体设置为与仪器壳(1)嵌入式联接,固定通孔体(92)和待定螺纹孔体(93)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四个固定通孔体(92)设置为沿座部(91)的其中一个套装孔体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四个待定螺纹孔体(93)设置为沿座部(91)的其中另一个套装孔体周边间隔排列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辅助驾驶仪的多光谱装置,其特征是:在仪器壳(1)的壳部(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腔体(12)和第二安装腔体(13)并且在第二安装腔体(13)的内端端面部设置有球形面体(14),在第一安装腔体(12)的外端敞口部设置有螺纹孔体并且壳部(11)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座(9)接触式联接,第一安装腔体(12)设置为与微光组件(2)联接并且第一安装腔体(12)的侧面内部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密封圈(8)接触式联接,第二安装腔体(13)设置为与红外组件(3)联接并且第二安装腔体(13)的侧面内部设置为与红外组件密封圈(7)接触式联接,球形面体(14)设置为与红外组件(3)吻合式联接并且位于第一安装腔体(12)的外端敞口部的螺纹孔体设置为与微光组件固定螺钉(4)联接,第二安装腔体(13)设置为与支座(9)套装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林王兴宾李敏杨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