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37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该育种装置包括育种箱体,顶部通过带阀门的输送管与浸种箱连通,底部侧壁上设有带滤网的排液管;小麦催芽机构,设在输送管出口下方的育种箱体内,包括顶部敞口的圆筒形框架以及覆盖在圆筒形框架内壁上的第一棉纱布,圆筒形框架的顶部设有能够绕圆筒形框架内顶壁旋转一周的遮蔽组件,用于将圆筒形框架的顶部敞口密封;旋转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步进电机设在育种箱体外,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横杆与圆筒形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杆的一端与育种箱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圆筒形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步进电机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育种效率。高了育种效率。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3.6亿亩左右,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2%,其稳定生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小麦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为了改善小麦的品质,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需要对小麦进行连续多年多代的选育。然而选育初期需要将小麦进行小规模种植,在种植前期需要对小麦种子进行育种。
[0003]现有的育种装置仅仅是将需要培育的种子放置在育种箱内的育种盘上,通过多次喷淋营养液和水使其在一定时长内萌发,然后再将培育的种子进行无土栽培,然而由于该培育方式并不能在短期内快速萌发,所以降低了育种效率,因此设计一种提高育种效率的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包括:育种箱体,顶部通过带阀门的输送管与浸种箱连通,底部侧壁上设有带滤网的排液管;小麦催芽机构,设在输送管出口下方的育种箱体内,包括顶部敞口的圆筒形框架以及覆盖在圆筒形框架内壁上的第一棉纱布,所述圆筒形框架的顶部设有能够绕圆筒形框架内顶壁旋转一周的遮蔽组件,用于将圆筒形框架的顶部敞口密封;旋转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步进电机设在育种箱体外,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横杆与圆筒形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育种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圆筒形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0006]较佳的,所述育种箱体内还包括多个育种盘组件和多个位于各育种盘组件上方的种子平铺机构,各育种盘组件包括带第一挡板的支撑盘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盘固定架上的第一育种盘以及连接在支撑盘固定架与育种箱体内壁之间的U型凹槽,所述第一育种盘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小于麦粒颗粒的第一通孔,所述U型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大于麦粒颗粒的第二通孔,所述种子平铺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盘固定架上方的旋转轴以及与旋转轴螺纹连接的螺纹筒,其中上下两个旋转轴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筒的顶部与设在旋转轴上方的横杆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筒的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多个梳齿,位于育种箱体外的电机伸入育种箱体内与其中一个旋转轴固定连接,其他旋转轴与该旋转轴之间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所述电机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最下层的U型凹槽下方设有顶面倾斜的第二育种盘,所述第二育种盘与育种箱体内壁插接,且第二育种盘的底壁上设有多个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凸沿。
[0007]较佳的,所述梳齿由树脂材料制成,相邻的两个梳齿齿条之间设有橡胶层。
[0008]较佳的,所述U型凹槽内设有倾斜导流板。
[0009]较佳的,所述遮蔽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第二棉纱布、驱动电机以及固定驱动电机的焊接在圆筒形框架上的支撑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沿纵向穿过支撑架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圆筒形框架的内壁上,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滚珠,所述滚珠抵接在转动轴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圆筒形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棉纱布与圆筒形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三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0010]较佳的,所述圆筒形框架的侧壁外设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通过输送管和加压泵与水杨酸水溶液储存装置连接,所述育种箱体上设有透气孔、换气扇、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育种盘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换气扇、湿度传感器、加压泵、控制器、报警器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换气扇、湿度传感器、加压泵、报警器信号连接。
[0011]较佳的,所述育种箱体的侧壁上铰接有带观察窗的箱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种子在浸种箱内浸泡,为了使种子吸收更多的水分,达到种子快速萌发的含水量,同时种子吸水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空气中的氧气快速进入细胞中,此时促进种子酶活化,然后将浸泡的种子和水一同经输送管送入小麦催芽机构的圆筒形框架的第一面纱布内,此时多余的水分由第一面纱布中沥出,然后启动遮蔽组件中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板和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第二棉纱布绕圆筒形框架中心转动,用于包裹圆筒形框架的顶部开口,使得小麦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酶的活性增加,促进种子进一步萌发,在小麦催芽阶段需要启动换气扇或者打开箱门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催芽一定时间后,再次关闭驱动电机,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第二棉纱布恢复原位,启动步进电机的控制开关,步进电机旋转180度,将催芽后的种子倾倒在第一育种盘上,然后启动电机,电机转动使得旋转轴转动带动螺纹筒沿横杆滑动,进而使得连接在螺纹筒上的支撑板和梳齿沿水平方向移动,不仅将堆积的小麦摊平,而且能够将多余厚度的小麦移至下一层第一育种盘上进行培育,从而使种子与空气充分接触提高培育种子的育种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的剖面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的正视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的遮蔽组件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的育种盘组件的示意图。
[0018]图中:1、育种箱体,2、浸种箱,3、输送管,4、小麦催芽机构,4

1、圆筒形框架,4

2、遮蔽组件,4

21、第一连接板,4

22、第二连接板,4

23、驱动电机,5、旋转机构,5

1、步进电机,5

2、第一横杆,5

3、第二横杆,6、育种盘组件,6

1、支撑盘固定架,6

2、第一育种盘,6

3、U型凹槽,7、种子平铺机构,7

1、旋转轴,7

2、螺纹筒,7

3、横杆,7

4支撑板,7

5、电机,8、箱门,9、湿度传感器,10、换气扇,11、滤网,12、排液管,13、照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对于主体的表述中用到的表示方位的术语,例如,“高度”、“长度”、“宽度”、“前表面”是基于将主体竖直放置,即与地面相互垂直时的前提下的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种箱体(1),顶部通过带阀门的输送管(3)与浸种箱(2)连通,底部侧壁上设有带滤网(11)的排液管(12);小麦催芽机构(4),设在输送管(3)出口下方的育种箱体(1)内,包括顶部敞口的圆筒形框架(4

1)以及覆盖在圆筒形框架(4

1)内壁上的第一棉纱布,所述圆筒形框架(4

1)的顶部设有能够绕圆筒形框架(4

1)内顶壁旋转一周的遮蔽组件(4

2),用于将圆筒形框架(4

1)的顶部敞口密封;旋转机构(5),包括步进电机(5

1)、第一横杆(5

2)和第二横杆(5

3),所述步进电机(5

1)设在育种箱体(1)外,且步进电机(5

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横杆(5

2)与圆筒形框架(4

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5

3)的一端与育种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5

3)的另一端与圆筒形框架(4

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5

1)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箱体(1)内还包括多个育种盘组件(6)和多个位于各育种盘组件(6)上方的种子平铺机构(7),各育种盘组件(6)包括带第一挡板的支撑盘固定架(6

1)、可拆卸连接在支撑盘固定架(6

1)上的第一育种盘(6

2)以及连接在支撑盘固定架(6

1)与育种箱体(1)内壁之间的U型凹槽(6

3),所述第一育种盘(6

2)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小于麦粒颗粒的第一通孔,所述U型凹槽(6

3)的底壁上设有大于麦粒颗粒的第二通孔,所述种子平铺机构(7)包括位于支撑盘固定架(6

1)上方的旋转轴(7

1)以及与旋转轴(7

1)螺纹连接的螺纹筒(7

2),其中上下两个旋转轴(7

1)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筒(7

2)的顶部与设在旋转轴(7

1)上方的横杆(7

3)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筒(7

2)的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有支撑板(7

4),所述支撑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建金建猛赵鹏飞赵国轩苏亚中杨丹丹孔欣欣要世瑾牛洪壮孟宪敏韩雪沈跃鹏邱学领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