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37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该育种装置包括育种箱体,顶部通过带阀门的输送管与浸种箱连通,底部侧壁上设有带滤网的排液管;小麦催芽机构,设在输送管出口下方的育种箱体内,包括顶部敞口的圆筒形框架以及覆盖在圆筒形框架内壁上的第一棉纱布,圆筒形框架的顶部设有能够绕圆筒形框架内顶壁旋转一周的遮蔽组件,用于将圆筒形框架的顶部敞口密封;旋转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步进电机设在育种箱体外,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横杆与圆筒形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杆的一端与育种箱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圆筒形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步进电机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育种效率。高了育种效率。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3.6亿亩左右,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2%,其稳定生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小麦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为了改善小麦的品质,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需要对小麦进行连续多年多代的选育。然而选育初期需要将小麦进行小规模种植,在种植前期需要对小麦种子进行育种。
[0003]现有的育种装置仅仅是将需要培育的种子放置在育种箱内的育种盘上,通过多次喷淋营养液和水使其在一定时长内萌发,然后再将培育的种子进行无土栽培,然而由于该培育方式并不能在短期内快速萌发,所以降低了育种效率,因此设计一种提高育种效率的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包括:育种箱体,顶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种箱体(1),顶部通过带阀门的输送管(3)与浸种箱(2)连通,底部侧壁上设有带滤网(11)的排液管(12);小麦催芽机构(4),设在输送管(3)出口下方的育种箱体(1)内,包括顶部敞口的圆筒形框架(4

1)以及覆盖在圆筒形框架(4

1)内壁上的第一棉纱布,所述圆筒形框架(4

1)的顶部设有能够绕圆筒形框架(4

1)内顶壁旋转一周的遮蔽组件(4

2),用于将圆筒形框架(4

1)的顶部敞口密封;旋转机构(5),包括步进电机(5

1)、第一横杆(5

2)和第二横杆(5

3),所述步进电机(5

1)设在育种箱体(1)外,且步进电机(5

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横杆(5

2)与圆筒形框架(4

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5

3)的一端与育种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5

3)的另一端与圆筒形框架(4

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5

1)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箱体(1)内还包括多个育种盘组件(6)和多个位于各育种盘组件(6)上方的种子平铺机构(7),各育种盘组件(6)包括带第一挡板的支撑盘固定架(6

1)、可拆卸连接在支撑盘固定架(6

1)上的第一育种盘(6

2)以及连接在支撑盘固定架(6

1)与育种箱体(1)内壁之间的U型凹槽(6

3),所述第一育种盘(6

2)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小于麦粒颗粒的第一通孔,所述U型凹槽(6

3)的底壁上设有大于麦粒颗粒的第二通孔,所述种子平铺机构(7)包括位于支撑盘固定架(6

1)上方的旋转轴(7

1)以及与旋转轴(7

1)螺纹连接的螺纹筒(7

2),其中上下两个旋转轴(7

1)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筒(7

2)的顶部与设在旋转轴(7

1)上方的横杆(7

3)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筒(7

2)的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有支撑板(7

4),所述支撑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建金建猛赵鹏飞赵国轩苏亚中杨丹丹孔欣欣要世瑾牛洪壮孟宪敏韩雪沈跃鹏邱学领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