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34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模块、EMI滤波模块、输入整流滤波模块、变压器模块、输出整流滤波模块及DC输出模块,所述变压器模块连接有正激模块和反激模块,所述DC输出模块连接有恒压恒流模块,所述反激模块和所述恒压恒流模块连接有主控芯片模块,所述DC输出模块的正极还连接有电压监测模块,该电压监测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连接并反馈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DC输出模块加入简易恒压恒流模块,使充电器输出到电池的电压恒定不变,从而改善让电池完全充满的满充电压,保证电池能够被充满,使电池放电的能力持续更久。池放电的能力持续更久。池放电的能力持续更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
,特指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充电器都有恒流恒压的功能,电池以充电器最大恒流输出充电,直到设定满充电压继电器打开才停止充电,但这时候电池不一定是充满的状态,因为大电流充电器在输出时电线的压降就很大,而且电池也有内阻,当充电电流流过内阻也会产生一个电压,所以电线的压降加上电池充电时的压降,会导致电池充不满的现象。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模块、EMI滤波模块、输入整流滤波模块、变压器模块、输出整流滤波模块及DC输出模块,所述变压器模块连接有正激模块和反激模块,所述DC输出模块连接有恒压恒流模块,所述反激模块和所述恒压恒流模块连接有主控芯片模块,所述DC输出模块的正极还连接有电压监测模块,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模块(1)、EMI滤波模块(2)、输入整流滤波模块(3)、变压器模块(4)、输出整流滤波模块(5)及DC输出模块(6),所述变压器模块(4)连接有正激模块(7)和反激模块(8),所述DC输出模块(6)连接有恒压恒流模块(9),所述反激模块(8)和所述恒压恒流模块(9)连接有主控芯片模块(10),所述DC输出模块(6)的正极还连接有电压监测模块(61),该电压监测模块(61)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连接并反馈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恒流模块(9)包括有控制芯片U41,该控制芯片U41的5引脚上设置有低通滤波器单元(91),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的16引脚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单元(91)并产生一个PWM讯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单元(91)包括有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1中5引脚的电阻R100和电阻R101及电阻R102、连接所述电阻R102的电阻R103和电容C101、以及连接所述电阻R103的电阻R104和电容C102,其中,所述电阻R100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的9引脚接入+2.5V电压,所述电阻R102和所述电容C101及所述电容C102的另一端连接5GND接地端,所述电阻R104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的16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流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41的1引脚连接二极管D41、光耦U2、电阻R49后连接所述DC输出模块(6)的V+脚,所述光耦U2连接二极管D42后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1的7 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41的7引脚串联连接电容C44、电阻R50及电阻R40后连接所述DC输出模块(6)的V

脚,所述电阻R40还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1的6引脚并经电容C45后连接5GND接地端。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国余定益李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