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的卧式金属带锯床包括有床身、安装在床身上的立柱和锯架,锯架中设有锯轮和锯带,锯架与立柱活动连接,且可沿立柱上下升降,以及安装在床身上且位于锯架切削口下方的夹钳。工作时,工件由夹钳夹紧,然后锯架下降对工件作切断加工。目前市面上的金属带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及其操作方法在升降和支撑方面均存在比较大的缺陷:
[0003]一、升降主要是主柱和副立柱二个方面,原锯床主立柱的支撑与锯梁会形成一个夹角,本来油缸是垂直上升,但由于支撑位置的问题上升的力分解成了二个力,一个是上升一个是前推。这样不仅浪费了力量还使得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及其操作方法有向前的推力,这个力量会导致机床重心不稳和锯偏,上升的力量也有不必要的损耗。
[0004]二、原来的锯床在副立柱的位置基本都在锯梁的背面,结构也是矩形管焊接形成,受力点完全不对,导致支撑力量太小,结构不稳固,会导致机床重心不稳和锯偏;
[0005]三、原来的机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锯切机构(2),其活动安装在所述机台(1)上包括锯架、锯轮和锯带;升降机构(3),其安装在所述锯切机构(2)重心处用于驱使其升降;送料机构,其用于将未裁切物料送入所述锯切机构(2)下方;夹钳(5),其用于对伸入锯切机构(2)下方的物料进行固定;控制台(6),其安装在所述机台(1)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主套筒(301),其安装在所述锯架重心左侧;主立柱(302),其底端安装在所述机台(1)顶部,顶端至少部分活动穿插在主套筒(301)中;副套筒(303),其安装在所述锯架重心右侧与主套筒(301)对称;副立柱(304),其底端安装在所述机台(1)顶部,顶端至少部分活动穿插在所述副套筒(303)中;直线致动机构(305),其安装在所述机台(1)顶部用于驱使主套筒(301)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夹持单元(4),其用于夹持物料;横移单元(7),其用于承载所述夹持单元(4)向夹钳(5)方向移动;承托单元(8),其用于对物料远离所述夹持单元(4)的部分进行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4)包括:夹持架(401);固定挡板(402),其安装在所述夹持架(401)顶部一端;活动挡板(403),其活动安装在所述夹持架(401)顶部另一端;直行气缸一(404),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挡板(403)沿横向往复移动;压板(405),其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挡板(402)顶端,另一端延伸至活动挡板(403)上方;压料气缸(406),其安装在所述压板(405)上用于固定伸入固定挡板(402)和活动挡板(403)之间的物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单元(7)包括:一对横梁(701),通过支架悬空安装在所述机台(1)顶部且相互平行;推移架(702),其安装在所述夹持单元(4)底部;一对通孔,设置在所述推移架(702)上;直行气缸二(703),其用于驱使推移架(702)在夹钳(5)与承托单元(8)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推移架(702)通过一对通孔活动安装在一对横梁(70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单元(7)还包括:光栅尺座(704),其安装在所述机台(1)一侧;光栅尺,其安装在所述光栅尺座(704)上;光栅尺读头(705),其活动安装在所述光栅尺上用于读取光栅尺上的刻度;连接架(706),其用于使所述光栅尺读头(705)随横移单元(7)一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单元(8)包括:辊架(801),其安装在所述机台(1)顶部远离夹钳(5)一端;若干承载辊(802),间隔转动安装在所述辊架(801)顶部;一对导向辊(803),通过立架转动安装在所述辊架(801)顶部且对置于承载辊(802)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1
‑
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包括:底座(101);升降台(102),其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01)上;抬升单元(9),其用于驱使所述升降台(102)在底座(101)上升降;若干测位传感器(103),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送料机构上用于检测物料高度;若干校测传感器(104),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3)上用于检测进入锯切机构(2)下方的物料与锯切机构(2)的间距;其中,各所述测位传感器(103)、各校测传感器(104)和抬升单元(9)均与控制台(6)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单元(9)包括:升降腔(901),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德忠,赵锦岩,汪丽剑,潘广瑞,李天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德利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