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in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16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pin针连接器,其对胶壳和pin针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胶壳最大程度地对pin针起到保护作用,包括公端和母端,公端pin针插设于公端pin针座上,母端pin针插设于母端pin针座上,公端pin针和母端pin针均为L形,其中公端pin针的竖向部A的端部插设于公端pin针座上并且竖向部A包裹在公端胶壳的内部,横向部A垂直连接在竖向部A的底端并伸出公端胶壳的外侧;母端pin针的竖向部B的端部插设于母端pin针座上并且竖向部B包裹在母端胶壳的内部,横向部B垂直连接在竖向部B的顶端并伸出母端胶壳的外侧;公端和母端对插后公端pin针能够与母端pin针接触。触。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in针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pin针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pin针连接器是用来完成电信号的导电传输的一种金属物质,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建筑等领域,pin针连接器是和胶壳配套使用的,pin针分为公端子和母端子,插针插入到母端子配套胶壳里面,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使得电流或电信得以畅通;现有的pin针连接器pin针大部分伸出胶壳的外部,使得胶壳对pin针的保护作用不足,导致难以保证pin针的平整度,会造成连接器的虚焊,可靠性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结构保护作用、性能可靠的新型pin针连接器,对胶壳和pin针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胶壳最大程度地对pin针起到保护作用,保证pin针的平整度,增强连接器的可靠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新型pin针连接器,包括公端和与其对插配合的母端,公端包括公端胶壳,所述公端胶壳的内部对称设置两排公端pin针座,公端pin针对应匹配插设于所述公端pin针座上,母端包括母端胶壳,所述母端胶壳的内部对称设置两排母端pin针座,母端pin针对应匹配插设于所述母端pin针座上,所述公端pin针和母端pin针均为L形,并且数量和位置互相对应,其中公端pin针的竖向部A的端部插设于所述公端pin针座上并且竖向部A包裹在所述公端胶壳的内部,横向部A垂直连接在竖向部A的底端并伸出公端胶壳的外侧;母端pin针的竖向部B的端部插设于所述母端pin针座上并且竖向部B包裹在所述母端胶壳的内部,横向部B垂直连接在竖向部B的顶端并伸出母端胶壳的外侧;所述公端和母端对插后公端pin针能够与母端pin针接触。
[0006]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胶壳和母端胶壳均为条形槽形,所述母端胶壳配合对插在所述公端胶壳的内侧。
[0007]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胶壳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母端胶壳的顶端设置有顶板。
[0008]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pin针的竖向部A的端部设有弹性弯曲段A,所述母端pin针的竖向部B抵靠在所述竖向部A的外侧,竖向部B设有弹性弯曲段B。
[0009]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pin针的横向部A和母端pin针的横向部B均为加宽扁形针。
[0010]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部A和横向部B的宽度不低于0.19mm。
[0011]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块一和定位块二,定位块一和定位块二的形状或规格不相同;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块
三和定位块四,定位块三和定位块四的形状或规格不相同。
[0012]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胶壳的外侧设有两个凸起,用于辅助连接器的夹持定位。
[0013]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pin针和母端pin针的外侧均设有镀金层。
[0014]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镀金层的厚度不低于0.2μ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公端pin针和母端pin针分别插设于公端pin针座上和母端pin针座上,公端pin针和母端pin针均为L形,其中竖向部A和竖向部B用于互相匹配连接,公端胶壳和母端胶壳形状分别设置为能够将竖向部A和竖向部B包裹于其内部,若干竖向部A和竖向部B分别为并排的L形,这样公端胶壳和母端胶壳分别对竖向部A和竖向部B起到辅助导向限位作用,从而使若干竖向部A和竖向部B平行排列,保证多个pin针的排列平整度,增强连接器的焊接可靠性;另外可以最大程度地对pin针起到保护作用,提高pin针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可以对公端胶壳和母端胶壳的厚度、强度和韧性进行加强,以满足连接器在高温、低温、高低温循环冲击、高震动冲击、盐雾腐蚀或霉菌等特殊环境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公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的公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公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的母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的母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

公端;11

公端胶壳;12

公端pin针座;13

公端pin针;131

竖向部A;1311

弹性弯曲段A;132

横向部A;14

底座;141

定位块一;142

定位块二;2

母端;21

母端胶壳;22

母端pin针座;23

母端pin针;231

竖向部B;2311

弹性弯曲段B;232

横向部B;24

顶板;241

定位块三;242

定位块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pin针连接器为64pin针连接器,包括公端1和与其对插配合的母端2,公端1包括公端胶壳11,公端胶壳11的内部对称设置两排公端pin针座12,公端pin针13对应匹配插设于公端pin针座12上,母端2包括母端胶壳21,母端胶壳21的内部对称设置两排母端pin针座22,母端pin针23对应匹配插设于母端pin针座22上,公端pin针13和母端pin针23均为L形,并且数量和位置互相对应,如图2所示,其中公端pin针13的竖向部A131的端部插设于公端pin针座12上并且竖向部A131包裹在公端胶壳11的内部,横向部A132垂直连接在竖向部A131的底端并伸出公端胶壳11的外侧;如图5所示,母端pin针23的竖向部B231的端部插设于母端pin针座22上并且竖向部B231包裹在母端胶壳21
的内部,横向部B232垂直连接在竖向部B231的顶端并伸出母端胶壳21的外侧;公端1和母端2对插后公端pin针13能够与母端pin针23接触。
[0026]本技术的公端胶壳11和母端胶壳21分别设置有安装pin针座的空腔,公端pin针13和母端pin针23分别插设于公端pin针座12上和母端pin针座22上,公端pin针13和母端pin针23均为L形,其中竖向部A131和竖向部B231用于互相匹配连接,公端胶壳11和母端胶壳21形状分别设置为能够将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in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1)和与其对插配合的母端(2),公端(1)包括公端胶壳(11),所述公端胶壳(11)的内部对称设置两排公端pin针座(12),公端pin针(13)对应匹配插设于所述公端pin针座(12)上,母端(2)包括母端胶壳(21),所述母端胶壳(21)的内部对称设置两排母端pin针座(22),母端pin针(23)对应匹配插设于所述母端pin针座(22)上,所述公端pin针(13)和母端pin针(23)均为L形,并且数量和位置互相对应,其中公端pin针(13)的竖向部A(131)的端部插设于所述公端pin针座(12)上并且竖向部A(131)包裹在所述公端胶壳(11)的内部,横向部A(132)垂直连接在竖向部A(131)的底端并伸出公端胶壳(11)的外侧;母端pin针(23)的竖向部B(231)的端部插设于所述母端pin针座(22)上并且竖向部B(231)包裹在所述母端胶壳(21)的内部,横向部B(232)垂直连接在竖向部B(231)的顶端并伸出母端胶壳(21)的外侧;所述公端(1)和母端(2)对插后公端pin针(13)能够与母端pin针(23)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in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胶壳(11)和母端胶壳(21)均为条形槽形,所述母端胶壳(21)配合对插在所述公端胶壳(11)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pin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胶壳(1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日晟万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