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通用感应式手机充电器。
技术介绍
由于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很快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必备品。但现有的手机充电方式具有诸多不便之处也随之显现出来,比如现有的手机充电器,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电源插头接入电源插座,再通过另一插头接至手机的充电插座,并且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其充电器插口也不同,因此一种品牌型号的手机只适配该品牌的专用充电器,而且一个充电器每次只能对一台手机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存在诸多局限和不便,如困扰手机用户已久的充电器杂乱、插件松动、氧化、损坏等。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方便实用的可将不同品牌的手机统一充电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感应式手机充电器,可适配各种品牌型号的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电源输入端电电源经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接至两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的两端,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同时还接至由第一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组成的推挽电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与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之间的节点间设有第一电感,该第一电感与加装于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感应式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其工作电源由市电电源经第一整流器(Z1)的输出端接至两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两端,第一整流器(Z)的输出端同时还接至由第一三极管(T1)及第二三极管(T2)组成的推挽电路,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与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之间的节点间设有第一电感(L1),该第一电感(L1)与加装于手机或手机充电电池中的与手机或充电电池内部保护电路相连的第二电感(L2)相耦合;第一三极管(T1)及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及发射极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容(C4),两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感应式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其工作电源由市电电源经第一整流器(Z1)的输出端接至两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两端,第一整流器(Z)的输出端同时还接至由第一三极管(T1)及第二三极管(T2)组成的推挽电路,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与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之间的节点间设有第一电感(L1),该第一电感(L1)与加装于手机或手机充电电池中的与手机或充电电池内部保护电路相连的第二电感(L2)相耦合;第一三极管(T1)及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及发射极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容(C4),两并联回路之间分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