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06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及沉淀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反应及沉淀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反应池、第一沉淀池、第二反应池、第二沉淀池、中继池;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两套污泥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泥口、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泥口连接;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脱水设备、滤液槽,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与出泥口,出料口与脱水设备的进料口连接,污泥浓缩池的出液口与滤液槽的第二进液口连接。上述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通过优化沉淀过程,使废水中的不同成分分别沉淀,并通过脱水设备高效截流,在后续处理前即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实现含磷含氨废水初步处理,且回收利用固体。收利用固体。收利用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含磷含氨废水主要成分为NH
4+
、PO
43

、SO
42

,主要杂质为Fe
3+
、Mn
2+
、Mg
2+
、Ca
2+
、Ni
2+
、少量TOC(有机物),原水pH=1~4,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主要通过加入碱药剂NH
4+
调节pH,通过控制pH,分别沉淀出氢氧化铁、磷酸二氢钙、磷酸铵镁(鸟粪石)、氢氧化锰、氢氧化镍固体。
[0003]现有工艺技术可以通过分步调节pH得到不同的固体产品,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为了确保沉淀得到的固体产品能够回收利用需要控制沉淀物的杂质含量,沉淀过程不添加混凝剂、絮凝剂,而含磷含氨废水加氨水产生的固体较为细小不易沉淀。因此,不添加混凝剂/絮凝剂会导致沉淀过程不易控制,现有工艺路线采用的管式膜等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反应及沉淀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所述反应及沉淀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反应池、第一沉淀池、第二反应池、第二沉淀池、中继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均设有出泥口;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两套污泥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泥口、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泥口连接;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脱水设备、滤液槽;所述污泥浓缩池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液口;所述脱水设备设有进料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滤液槽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脱水设备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滤液槽的第一进液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与所述的出泥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料口与所述脱水设备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液口与所述滤液槽的第二进液口连接;当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泥口连接时,所述脱水设备的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反应池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滤液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反应池的进液口连接;当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泥口连接时,所述脱水设备的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反应池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滤液槽的出液口与所述中继池的进液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均设有pH调节剂的加药口,且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内均设有两台pH分析仪,以实现pH值精确控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泥口通过污泥输送泵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进料泵与所述脱水设备连接;所述滤液槽通过滤液泵与所述第二反应池或所述中继池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明牛文峰刘根廷邓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