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803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S1、铁芯下料,首先准备环形铁芯硅钢片,根据制作环形大小的铁芯,取铁芯的叠后和高度之比,S2、打磨,通过打磨机将出现的毛刺进行打磨掉,S7、线圈卷绕,准备橡胶套,然后将带有通孔的橡胶套套在铁芯的表面上,使每一次缠绕的线圈都从橡胶套的通孔中穿出在进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该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解决毛刺的锋尖会划破相邻的绝缘层,造成大量涡流损耗,铁芯发热,功耗增加,严重影响环形铁芯电感器的质量指标,另外线圈缠绕在铁芯上会造成之间的间隙大小不相同,和下料时如何避免材料浪费的问题。料浪费的问题。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
,具体为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感器是一种电路元件,会因为通过的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电动势,从而抵抗电流的改变。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芯或铁芯等组成。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
[0003]其中现有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铁芯电感器在加工时,由于铁片下料剪裁时容易使硅钢两边产生毛刺,使毛刺的锋尖会划破相邻的绝缘层,使硅钢片层问形成条一条的通路,造成大量涡流损耗,铁芯发热,功耗增加,严重影响环形铁芯电感器的质量指标,另外线圈缠绕在铁芯上会造成之间的间隙大小不相同,和下料时如何避免材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解决了铁片下料剪裁时容易使硅钢两边产生毛刺,使毛刺的锋尖会划破相邻的绝缘层,使硅钢片层问形成条一条的通路,造成大量涡流损耗,铁芯发热,功耗增加,严重影响环形铁芯电感器的质量指标,另外线圈缠绕在铁芯上会造成之间的间隙大小不相同,和下料时如何避免材料浪费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铁芯下料:首先准备环形铁芯硅钢片,根据制作环形大小的铁芯,取铁芯的叠后和高度之比;
[0009]S2、打磨:然后根据比例通过剪刀车制作环形铁芯,但剪刀车制作环形铁芯因滚刀刃口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硅钢带两边缘就会出现毛刺,然后需要通过打磨机将出现的毛刺进行打磨掉,使其变得平整;
[0010]S3、清洗:然后将打磨产生的灰尘通过清水进行清洗,然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
[0011]S4、铁芯卷绕:铁芯卷绕前的启头折线与硅钢带边沿直角要准确.为使铁芯的叠片间绕制紧密,要选择合适的夹具,保持横向密度,环芯绕制整齐,卷制时根据不咧规格的铁芯,施加相应的压力,山电动机的拖动形成拉力将硅钢带一层一层紧紧地卷起.卷绕毕,在撤消外力前,硅钢带的首尾处要立即点焊,使环形铁芯成型;
[0012]S5、退火处理:对成型环形铁芯进行加热后再进行缓慢的连续冷却,消除产生的内应力;
[0013]S6、退火处理:再对环形铁芯进行真空浸漆工艺;
[0014]S7、线圈卷绕:首先准备橡胶套,且在橡胶套的内腔均匀对称开设有与线圈相同大小的通孔,然后将带有通孔的橡胶套套在铁芯的表面上,然后将铁芯放在绕线设备上,使每一次缠绕的线圈都从橡胶套的通孔中穿出在进入,可以保证铁芯上线圈之间的间隙均相同,直到完成缠绕,并将形成的电感器取下;
[0015]S8、按压:取下后观察电感器,看线圈与铁芯之间是否存在空隙,当存在空隙后,通过按压片将存在空间的线圈按压,使线圈与铁芯的表面和内腔均贴合,即完成环形铁芯电感器。
[0016]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烘干机烘干的时间为5

10min。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1叠后和高度之比的算法如下;
[0018]太例铁茁R:1,R=3,高H=2,则截面s=4.设比重d=8,质量m

dr.H椰=40192;
[0019]簸擦,若1=1,R=2,H=4,则S=fR)H=4,质量m=30144;
[0020]S=D式知硅钢片叠层越多,由于双面绝缘材料的因素,占空系数K'S,截面积的增大,相当于增加r铁芯的重量利体积。
[0021]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30

50℃,且冷却时间为3

10min。
[0022]优选的,所述S6步骤中真空浸漆采用的漆为高强度的高温树脂。
[0023]优选的,所述S6步骤中真空浸漆的真空压力为0.02

0.06mPa。
[0024]优选的,所述S6步骤中真空浸漆的时间为15

25min。
[0025]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铁芯的叠后和高度之比为1:2。
[0027]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9]1、该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通过准备橡胶套,且在橡胶套的内腔均匀对称开设有与线圈相同大小的通孔,然后将带有通孔的橡胶套套在铁芯的表面上,然后将铁芯放在绕线设备上,使每一次缠绕的线圈都从橡胶套的通孔中穿出在进入,可以保证铁芯上线圈之间的间隙均相同,从而解决因线圈间隙大小不同,其产生电流也会存在变化,导致对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0030]2、该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通过制作环形大小的铁芯,取铁芯的叠后和高度之比,太例铁茁R:1,R=3,高H=2,则截面s=4.设比重d=8,质量m

dr.H椰=40192,簸擦,若1=1,R=2,H=4,则S=fR)H=4,质量m=30144,可见截面1*4与2*2的两种规格环形铁芯虽然面积相同,但前者比后者轻25%,硅钢片的用料节省四分之一。
[0031]3、该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通过打磨机将出现的毛刺进行打磨掉,使其变得平整,可以避免剪裁使硅钢两边产生毛刺,使毛刺的锋尖会划破相邻的绝缘层,使硅钢片层问形成条一条的通路,造成大量涡流损耗,铁芯发热,功耗增加,严重影响环形铁芯电感器的质量指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橡胶套示意图。
[0034]图中:1、橡胶套;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请参阅图1:2
[0037]实施例1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铁芯下料:首先准备环形铁芯硅钢片,根据制作环形大小的铁芯,取铁芯的叠后和高度之比;
[0040]S2、打磨:然后根据比例通过剪刀车制作环形铁芯,但剪刀车制作环形铁芯因滚刀刃口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硅钢带两边缘就会出现毛刺,然后需要通过打磨机将出现的毛刺进行打磨掉,使其变得平整;
[0041]S3、清洗:然后将打磨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膜的环形电感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铁芯下料:首先准备环形铁芯硅钢片,根据制作环形大小的铁芯,取铁芯的叠后和高度之比;S2、打磨:然后根据比例通过剪刀车制作环形铁芯,但剪刀车制作环形铁芯因滚刀刃口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硅钢带两边缘就会出现毛刺,然后需要通过打磨机将出现的毛刺进行打磨掉,使其变得平整;S3、清洗:然后将打磨产生的灰尘通过清水进行清洗,然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S4、铁芯卷绕:铁芯卷绕前的启头折线与硅钢带边沿直角要准确.为使铁芯的叠片间绕制紧密,要选择合适的夹具,保持横向密度,环芯绕制整齐,卷制时根据不咧规格的铁芯,施加相应的压力,山电动机的拖动形成拉力将硅钢带一层一层紧紧地卷起.卷绕毕,在撤消外力前,硅钢带的首尾处要立即点焊,使环形铁芯成型;S5、退火处理:对成型环形铁芯进行加热后再进行缓慢的连续冷却,消除产生的内应力;S6、真空浸漆:再对环形铁芯进行真空浸漆工艺;S7、线圈卷绕:首先准备橡胶套(1),且在橡胶套(1)的内腔均匀对称开设有与线圈相同大小的通孔(2),然后将带有通孔(2)的橡胶套(1)套在铁芯的表面上,然后将铁芯放在绕线设备上,使每一次缠绕的线圈都从橡胶套(1)的通孔(2)中穿出在进入,可以保证铁芯上线圈之间的间隙均相同,直到完成缠绕,并将形成的电感器取下;S8、按压:取下后观察电感器,看线圈与铁芯之间是否存在空隙,当存在空隙后,通过按压片将存在空间的线圈按压,使线圈与铁芯的表面和内腔均贴合,即完成环形铁芯电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各向同性磁性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登山陈肖肖冯泽旭陈超李代波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铭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