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钢筒的滚装上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风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薄壁钢筒的滚装上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筒型基础是风电固定在海上的关键结构。复合筒型基础外筒壁直径为φ39m、壁厚为25mm,整个基础高50m~60m,重量为2500t。在进行滚装服务时,要将如此重的结构物安全地转移到驳船上运往海上现场安装一直是一个较为艰巨的施工工程。目前复合筒型基础海运装船,因体积和自重较大,通常采用千吨级龙门吊进行相关作业。但千吨级吊装设备作业成本较大,且重物起吊过程危险系数极高,不仅要求作业和指挥人员经验丰富,而且放置基础时,船体甲板瞬间受力,容易发生人员事故,故此传统装船方式不仅经费损耗巨大,而且安全情况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节省运输资金的薄壁钢筒的滚装上船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薄壁钢筒的滚装上船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码头在装货期内的水文资料,测量装船前3天、7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钢筒的滚装上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码头在装货期内的水文资料,测量装船前3天、72小时内的潮汐变化,并对收集的水文资料进行校核、修正,计算出滚装日的涨、落潮的高度及速率;步骤二,根据涨、落潮的速率,计算驳船的压舱水的水泵流量,计算滚装配车的上船速度和滚装作业时间;步骤三,运输前需要提前规划路线,并对运输中路线上45米宽度范围内进行清理,未硬化路面需铺钢板,在上船点绘制导行线,方便滚装配车行驶;步骤四,先将驳船以尾部与码头相对的方式靠在码头的滚装位置,接着通过调节驳船的压载水调整驳船的姿态及甲板高度,再用缆绳将驳船与码头之间进行可靠系缆;步骤五,薄壁钢筒上船前需提前对甲板进行清理,确保甲板平面上没有障碍,并在运输船和码头上铺设上船跳板,跳板的一端需落在有桩位置,另一端置于船上;步骤六,由于薄壁钢筒的筒壁钢板厚度较薄,为增加薄壁钢筒底部的接触面积,在薄壁钢筒上船之前,要将L形钢焊接到筒体底部,作为其靴脚;步骤七,在甲板上对薄壁钢筒上船的中心位置进行定位,采用十字定位;步骤八,将第一套支墩提前布置在驳船的设计位置,并完成找平,支墩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轩,倪道俊,黄绍幸,施金龙,刘永刚,肖瑶瑶,朱建国,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道达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