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引导装置及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771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引导装置及医疗系统,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包括可视结构以及柔性支撑结构,柔性支撑结构具有供可视结构穿设的内腔,且柔性支撑结构用于引导功能性导管进行插管,即柔性支撑结构能够起到导丝引导的作用。可视结构的远端用于获取柔性保护管远端外的图像信息,同时可视结构的近端用于将该图像信息输出,如此在插管时可进行可视化操作,同时由于该可视化引导装置可以随附在功能性导管上使用,可视化插管的使用场地限制小,便于在病房等场地进行作业。于在病房等场地进行作业。于在病房等场地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引导装置及医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视化引导装置及医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老龄化人口比重的增长,国内对老年人伴随性疾病的医疗需求比重也在增加,其中较常见的需求包括营养管、胃管、吸痰管等辅助性功能的插管。目前在进行插管作业时,临床上有盲插和内镜辅助插管等几种方式,内镜辅助插管主要是消化内科在使用,但是由于现有内镜设备的较大不便于转移或携带,内镜辅助插管方法也仅被限制在内镜室使用。而对于需求更大的病房和其他科室,如老年医学科、ICU、手术麻醉科等由于无此类内镜设备,还在使用盲插的方法,存在一定概率的误插或插管不到位;而对于慢阻肺、呼吸衰竭或需要肺部手术的患者,临床上各科室通常会给以气管插管或单侧肺支气管插管,便于患者的持续通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引导装置,其能够实现引导功能性导管进行可视化插管,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盲插带来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医疗系统,其能够便捷有效地实现可视化插管,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盲插带来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引导装置,用于随附功能性导管,所述可视化引导装置包括可视结构和柔性支撑结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具有供所述可视结构穿设的内腔,且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功能性导管进行插管;所述可视结构的远端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支撑结构远端外的图像信息,所述可视结构的近端用于输出所述图像信息。
[0007]可选的,所述可视化引导装置还包括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发光结构的远端用于向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外侧发光。
[0008]可选的,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发光件以及第一连接线,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内腔的远端,所述第一连接线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一连接线的远端与所述发光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近端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近端伸出。
[0009]可选的,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发光件以及光纤,所述光纤的近端与所述发光件配合,以将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向所述光纤的远端传输;所述光纤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光纤的远端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对应,以通过所述光纤的远端向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外侧发射光线。
[0010]可选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包括柔性保护管,所述内腔为所述柔性保护管的内孔,且所述柔性保护管为金属材质。
[0011]可选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包括柔性保护管以及支撑丝,所述内腔为所述柔性保护管的内孔,所述支撑丝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支撑丝的远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保
护管的远端。
[0012]可选的,所述柔性保护管包括高分子柔性材料管、金属雕刻管、弹簧管或金属编织网管中的至少一种。
[0013]可选的,所述可视结构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第二连接线,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内腔的远端,所述第二连接线的远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并用于传输所述图像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所述第二连接线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二连接线的近端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近端伸出。
[0014]可选的,所述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段和小孔段,所述大孔段位于所述小孔段的远端,且所述大孔段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小孔段的截面积,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大孔段内。
[0015]可选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近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孔作为所述大孔段,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孔作为所述小孔段。
[0016]可选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形成弯头部。
[0017]可选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外径为R,R≤3mm。
[0018]可选的,所述可视化引导装置还包括手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手柄,且所述手柄具有信号转接口,所述可视结构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手柄,以通过所述信号转接口向外输出所述图像信息。
[001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系统。所述医疗系统包括上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
[0020]可选的,所述医疗系统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可视化引导装置电连接,以对所述可视结构输送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显示。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及医疗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2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随附于功能性导管进行使用,其包括可视结构以及柔性支撑结构,柔性支撑结构具有供可视结构穿设的内腔,且柔性支撑结构用于引导功能性导管进行插管,即柔性支撑结构能够起到导丝引导的作用。可视结构的远端用于获取柔性保护管远端外的图像信息,同时可视结构的近端用于将该图像信息输出,如此在插管时可进行可视化操作,同时由于该可视化引导装置可以随附在功能性导管上使用,可视化插管的使用场地限制小,便于在病房等场地进行作业。
[002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由于该医疗系统包括上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因此也具有能够引导进行可视化插管作业,且使用方便、对使用场地要求狭小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的远端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的远端截面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的另一种远端截面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引导装置中弯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标:100

可视化引导装置;110

柔性保护管;111

大孔段;112

小孔段;113

第一管体;114

第二管体;120

手柄;121

信号转接口;130

可视结构;131

图像传感器;132

第二连接线;140

发光结构;141

发光件;142

第一连接线;143

第一光纤;150

支撑丝;160

弯头部;210

数据线;220

功能性导管。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引导装置,用于随附功能性导管(2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引导装置(100)包括可视结构(130)和柔性支撑结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具有供所述可视结构(130)穿设的内腔,且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功能性导管(220)进行插管;所述可视结构(130)的远端用于获取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外的图像信息,所述可视结构(130)的近端用于输出所述图像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引导装置(100)还包括发光结构(140),所述发光结构(140)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发光结构(140)的远端用于向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外侧发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结构(140)包括发光件(141)以及第一连接线(142),所述发光件(141)位于所述内腔的远端,所述第一连接线(142)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一连接线(142)的远端与所述发光件(14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142)的近端从柔性支撑结构的近端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结构(140)包括发光件(141)以及光纤,所述光纤的近端与所述发光件(141)配合,以将所述发光件(141)发出的光线向所述光纤的远端传输;所述光纤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光纤的远端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对应,以通过所述光纤的远端向所述柔性支撑结构的远端外侧发射光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包括柔性保护管(110),所述内腔为所述柔性保护管(110)的内孔,且所述柔性保护管(110)为金属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包括柔性保护管(110)以及支撑丝(150),所述内腔为所述柔性保护管(110)的内孔,所述支撑丝(150)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支撑丝(150)的远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保护管(110)的远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视化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管(110)包括高分子柔性材料管、金属雕刻管、弹簧管或金属编织网管中的至少一种。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杰郑永克潘静张晓晓孙亿民沈正华韦建宇冷德嵘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