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70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芯材:其包括膨润土、氧化钙,所述膨润土与氧化钙的质量比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其具有成本低、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一般经混凝土修建的建筑物,持续使用时间都较长,至少需要保障使用几十年不出问题。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产生裂缝,例如:
[0003]1.内化热: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外周温度较低,导致内外混凝土产生膨胀变形差异,而内部混凝土膨胀受到外部混凝土的变形约束,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0004]2.外力破坏,例如地震;
[0005]3.内部钢筋锈蚀,钢筋锈蚀导致体积膨胀,使该处混凝土受到内压力产生裂缝并随之剥落;
[0006]当然,这只是部分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但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最终都会使得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裂缝产生后大部分时候会选择对裂缝进行修补,但是受限于经济或其它条件的影响,并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芯材:其包括膨润土、氧化钙,所述膨润土与氧化钙的质量比为1

2.5:1;壁材:其包括脲醛树脂及纳米填料;其中,所述壁材完全包裹在芯材外表面形成自修复材料,且自修复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使用量以质量计为10%

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材料为球形,且自修复材料的粒径为0.2

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中还包括碳酸钠,所述膨润土、氧化钙及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

2.5:1:1

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填料为均匀分布在脲醛树脂中的纳米二氧化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自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尿素与甲醛水溶液混合,并调整pH值为8

9,反应形成预聚物,并冷却至室温;(2)在预聚物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并使其在预聚物中分散均匀;(3)将芯材颗粒、乳化剂加入预聚物混合均匀,并反应形成乳化液;(4)调整乳化液的pH值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佶李俊峰于冬雪李胜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