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67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充气单元,所述的底部框架设置在顶部框架的下部,且与所述的顶部框架平行设置;在该顶部框架与底部框架之间连接有数根连接柱,所有的连接柱整体沿顶部框架以及底部框架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柱、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形成充气空间,在该充气空间内安装有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充气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更换水质时,通过增设环形管和竖直管,对育苗的根部进行充气工作,降低了种苗的死亡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节省了人工,提高种苗成活率。提高种苗成活率。提高种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涉及育苗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种苗培育则是水产养殖的常用技术。在种苗培育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良好水质和适宜水温环境以促进种苗正常生长发育,每天需进行多次换水,现有的换水结构存在费时费力,且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且在换水时很容易导致幼虫粘附在过滤网上,从而引起一定的死亡,影响水产种苗培育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充气单元,所述的底部框架设置在顶部框架的下部,且与所述的顶部框架平行设置;在该顶部框架与底部框架之间连接有数根连接柱,所有的连接柱整体沿顶部框架以及底部框架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柱、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形成充气空间,在该充气空间内安装有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充气单元,每一所述的充气单元包括环形管、竖直管、连通管和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与连接柱之间安装有数根支撑杆,所述的环形管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的竖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该竖直管的一端位于充气空间的外部,与气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充气空间内,并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的环形管连通;所述的充气空间的外围安装有滤网。
[0005]还包括一换水管,该换水管的下端安装在底部的充气单元的固定框上,上端依次穿过所有充气单元的固定框,延伸至所述的顶部框架处;在所述换水管的侧壁上布满透水孔。
[0006]在所述顶部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外围框架,该外围框架将所述的连接柱以及底部框架进行围住,在所述的外围框架上套装有浮球。
[0007]所述的透水孔呈椭圆状设置。
[0008]所述的顶部框架、底部框架以及外围框架均为不锈钢框架。
[0009]所述的环形管和竖直管为纳米充气管。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更换水质时,通过增设环形管和竖直管,对育苗的根部进行充气工作,降低了种苗的死亡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节省了人工,提高种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顶部框架、固定框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14]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包括顶部框架2、底部框架10和充气单元,所述的底部框架10设置在顶部框架2的下部,且与所述的顶部框架2平行设置;在该顶部框架2与底部框架10之间连接有数根连接柱12,所有的连接柱12整体沿顶部框架2以及底部框架10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柱12、顶部框架2和底部框架10形成充气空间(用于换水时,在该充气空间内完成对种苗的充气),在该充气空间内安装有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充气单元,每一所述的充气单元包括环形管7、竖直管9、连通管11和固定框5,所述的固定框5与连接柱12之间安装有数根支撑杆6,所述的环形管7安装在支撑杆6上,所述的竖直管9沿竖直方向设置,该竖直管9的一端位于充气空间的外部,与气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充气空间内,并通过连通管11与所述的环形管7连通;所述的充气空间的外围安装有滤网(未图示,该滤网安装在连接柱12上,用于种苗的吸附)。所述的环形管7和竖直管9均为纳米充气管。
[0015]还包括一用来换水的换水管3,该换水管3的下端安装在底部的充气单元的固定框5上,上端依次穿过所有充气单元的固定框5,延伸至所述的顶部框架2处;在所述换水管3的侧壁上布满透水孔4。
[0016]在所述顶部框架2的外部设置有外围框架1,该外围框架1将所述的连接柱12以及底部框架10进行围住,在所述的外围框架1上套装有浮球8。
[0017]如图1所示,所述的透水孔4呈椭圆状设置。
[0018]所述的顶部框架2、底部框架10以及外围框架1均为不锈钢框架。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0]当需要换水时,工作人员将排水管接入换水管,排水管在负压或者水泵的作用下,通过换水管完成水的外排,在换水过程中,种苗吸附在滤网上,提高了操作时的便捷性;同时,由于本技术增设了接入气源的环形管和竖直管(纳米充气管),使得滤网的种苗在更大范围内完成气体的接触,利用环形管和竖直管对种苗进行充气,提高了种苗的成活率。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充气单元,所述的底部框架设置在顶部框架的下部,且与所述的顶部框架平行设置;在该顶部框架与底部框架之间连接有数根连接柱,所有的连接柱整体沿顶部框架以及底部框架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的连接柱、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形成充气空间,在该充气空间内安装有数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充气单元,每一所述的充气单元包括环形管、竖直管、连通管和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与连接柱之间安装有数根支撑杆,所述的环形管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的竖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该竖直管的一端位于充气空间的外部,与气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充气空间内,并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的环形管连通;所述的充气空间的外围安装有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育苗用多方位充气式换水网箱,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五史文凯徐晓莹丁钰洁张丽文梁刚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