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763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顶端竖直向下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中部竖直连接有筛分斗,筛分斗下方设有中空的储料箱,储料箱的下方还设有具有搅拌功能的出料口,箱体内部还设有水箱,水箱与喷射管相连连接,喷射管下方设有喷雾器,箱体内部还设有运输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土壤进行热处理和淋洗两种修复操作,修复效果明显;通过在修复后的土壤中均匀加入固体肥料和腐殖质,保证了修复后土壤的结构和营养,提高了重金属地域土壤的肥力,解决了重金属地域的土壤修复后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是重金属地域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步骤,由于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性、潜伏性、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一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过环境容量,在土壤中不被降解,且迁移性小,则清除污染相当困难。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常见物理处理方法有电动土壤修复法、热处理法和土壤淋洗法;电动土壤修复法主要适合重金属污染物治理,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渗流或电泳等方式使土壤中的重金属被带到电极两端从而清洁污染土壤;热处理法是对土壤进行加热升温,使挥发性的有害重金属从土壤挥发出来并进行处理;土壤淋洗法是将某种对污染物具有溶解能力的液体与土壤混合、摩擦,从而将污染物转移至液相和小部分土壤中的一种土壤修复技术;三种方法中,土壤淋洗方法简单易行,修复效果明显,经常被用于重金属地域土壤的修复实践中。
[0003]土壤淋洗包括原位和异位土壤淋洗两种。原位土壤淋洗一般是指将冲洗液由注射井注入或渗透至土壤污染区域,携带污染物质到达地下水后用泵抽取污染的地下水,并于地面上去除污染物的过程。异位化学淋洗技术需要将污染土壤挖掘出来,用水或淋洗剂溶液清洗土壤、去除污染物,再对含有污染物的清洗废水或废液进行处理,洁净土可以回填或运到其他地点回用。使用土壤淋洗法进行重金属区域的土壤修复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用表面活性剂对土壤进行淋洗效果不佳,且成本较高;使用人工螯合剂淋洗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无机淋洗剂淋洗,虽成本低、见效快,但容易破坏土壤结构,进而导致营养元素流失,土壤肥力低下,不利于重金属区域的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重金属地域的土壤修复后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顶端竖直向下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中部竖直连接有筛分斗,第一驱动轴远离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用于粉碎的叶片;筛分斗靠近叶片一端设有中空的储料箱,储料箱底部开有与叶片相适配的圆孔;箱体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中空的水箱,水箱内部设有压力泵,水箱底部设有竖直的第一连接管;第一驱动轴两侧的箱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喷射管和第二喷射管,第一喷射管和第二喷射管的下端面上设有喷雾器,第一喷射管和第二喷射管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接;箱体前端的后侧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一水槽位于第一喷射管下侧,第二水槽位于第二喷射管下侧;箱体前端的后侧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挖掘轮,挖掘轮上固定连接有
挖掘板,箱体后侧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弧形进料板;箱体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中心与第一驱动轴共线,出料口处箱体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九电机和第十电机,第九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九驱动轴,第十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十驱动轴,第九驱动轴和第十驱动轴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搅拌片;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轴间设有拉力感应器,拉力感应器通过感应线路分别与压力泵和第一电机相连接;箱体底部还分别转动连接有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位于出料口两侧,驱动轮靠近挖掘轮一侧,从动轮靠近水箱一侧;
[0006]箱体后侧内壁还设有第一运输部,第一运输部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后侧内壁上的第一卸料板和第一皮带;箱体后侧内壁靠近挖掘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箱体后侧内壁靠近筛分斗上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第三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三驱动轴,第三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第四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四驱动轴,第四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箱体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皮带相平行的加热块,加热块下侧固定连接有不止一个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0007]第一喷射管下侧设有第二运输部,第二运输部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后侧内壁上的第二卸料板和第二皮带;箱体后侧内壁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固定连接有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第五电机位于远离第一驱动轴一侧,第六电机位于靠近第一驱动轴一侧,第五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五驱动轴,第五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第六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六驱动轴,第六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带轮,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箱体后侧内壁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一水槽,第一水槽位于第二皮带下侧;
[0008]第二喷射管下侧设有第三运输部,第三运输部第二运输部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后侧内壁上的第三卸料板和第三皮带,箱体后侧内壁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固定连接有第七电机和第八电机,第七电机位于靠近第一驱动轴一侧,第八电机位于远离第一驱动轴一侧,第七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七驱动轴,第七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带轮,第八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八驱动轴,第八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六带轮,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通过第三皮带连接;箱体后侧内壁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二水槽,第一水槽位于第三皮带下侧。
[0009]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使用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对重金属地域的土壤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先后进行热处理和淋洗,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进一步在修复后的土壤中均匀加入固体肥料和腐殖质,为土壤提供营养,保护土壤结构不被破坏,使修复后的土壤具备植物的种植和微生物与动物的生长,从而为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0010]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能够同时对重金属区域的土壤进行热处理和淋洗两种修复操作,修复效果明显;通过在修复后的土壤中均匀加入固体肥料和腐殖质,保证了修复后土壤的结构和营养,提高了重金属地域土壤的肥力,为进一步的植物修复、微生物和低等动物修复奠定了基础。
[0012](2)装置通过筛分斗细化土壤,并根据实际挖掘量自动调节筛分斗的旋转速度,极大地提高了土壤的淋洗效果,同时保证了装置的运行效率,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淋洗液的用量也根据实际挖掘量变化,提高了淋洗效率,节约成本;装置还具有可移动性,即扩大了
装置的应用空间,又便于工作地点的转换。
[0013]进一步,第一喷射管远离第三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出料口靠近第一喷射管一侧固定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喷嘴相连,第二连接管上还连接有第一支管,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喷嘴相连;第二喷射管远离第三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第四连接管;出料口靠近第二喷射管一侧固定有第三喷头和第四喷头,第四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三喷嘴相连,第四连接管上还连接有第二支管,第二支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喷嘴相连。
[0014]进一步,第九驱动轴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搅拌片与第十驱动轴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搅拌片相啮合。使修复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
[0015]进一步,从动轮表面围绕圆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地域的生态修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顶端竖直向下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中部竖直连接有筛分斗,第一驱动轴远离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用于粉碎的叶片;筛分斗靠近叶片一端设有中空的储料箱,储料箱底部开有与叶片相适配的圆孔;箱体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中空的水箱,水箱内部设有压力泵,水箱底部设有竖直的第一连接管;第一驱动轴两侧的箱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喷射管和第二喷射管,第一喷射管和第二喷射管的下端面上设有喷雾器,第一喷射管和第二喷射管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接;箱体前端的后侧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一水槽位于第一喷射管下侧,第二水槽位于第二喷射管下侧;箱体前端的后侧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挖掘轮,挖掘轮上固定连接有挖掘板,箱体后侧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弧形进料板;箱体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中心与第一驱动轴共线,出料口处箱体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九电机和第十电机,第九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九驱动轴,第十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十驱动轴,第九驱动轴和第十驱动轴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搅拌片;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轴间设有拉力感应器,拉力感应器通过感应线路分别与压力泵和第一电机相连接;箱体底部还分别转动连接有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位于出料口两侧,驱动轮靠近挖掘轮一侧,从动轮靠近水箱一侧;箱体后侧内壁还设有第一运输部,第一运输部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后侧内壁上的第一卸料板和第一皮带;箱体后侧内壁靠近挖掘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箱体后侧内壁靠近筛分斗上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第三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三驱动轴,第三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第四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四驱动轴,第四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箱体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皮带相平行的加热块,加热块下侧固定连接有不止一个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第一喷射管下侧设有第二运输部,第二运输部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后侧内壁上的第二卸料板和第二皮带;箱体后侧内壁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固定连接有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第五电机位于远离第一驱动轴一侧,第六电机位于靠近第一驱动轴一侧,第五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五驱动轴,第五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第六电机前端面转动连接有第六驱动轴,第六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带轮,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箱体后侧内壁还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许铭宇张晖王龙远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