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丰长专利>正文

一种插座插排的用电方法及电极装置和插座插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746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插座插排安全用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插座插排的用电方法及电极装置和插座插排,提供了一种插座插排的防水、防电弧、防触电、防插头松脱、防电极过热起火的安全用电解决方案,并提供了一种电极装置和一种插座插排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新颖,结构独特,既可以增加插座插排的使用安全性,又可以提高插座插排的使用寿命。插排的使用寿命。插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座插排的用电方法及电极装置和插座插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插排安全用电的
,尤其是指一种插座插排的用电方法及电极装置和插座插排。

技术介绍

[0002]两孔、三孔的方孔和圆孔插座插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其用电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现有的插座、插排的电极都是采用铜片折弯而成,并利用折弯铜片的自有弹力夹紧插头插销,经多次插拔后,夹紧弹力变小,因此会带来各种安全问题;铜片折弯的电极限制了其夹紧插头插销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过小,也容易发生过热起火事故;并且插头插销插拔时有电弧产生,不但有安全隐患,还会烧坏电极的接触点,影响插座、插排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现有插座、插排的安全门并不能防水,进水漏电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插座插排的安全用电问题,本专利技术从插座插排的电极到插座插排的安全门,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
[0004]为解决插座插排的防水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插座插排的盖体上设置有带密封圈的防水安全门。
[0005]为解决插座插排的夹紧力和增加导体导电接触面积,将供电电极设计成由压紧弹簧压紧的左右两片导电体组合而成。
[0006]为解决插座插排的电弧问题,将电极设计成导电工作区、电阻区和绝缘区,移动的插头插销和电阻区的电阻构成电位器,为此,插头插销在插进时,给用电电路串接了一个阻值从大逐渐减小到0欧的电阻;插头插销在拔出时,再次给用电电路串接了一个阻值从0芡逐步增大的电阻,降压限流,降低了用电器断电后产生的反电动势,使电弧难以产生,同时也保护电极工作区不会被电弧烧毁。
[0007]同时,在L极绝缘区和N极工作区之间设置有L极压敏电阻,当L极插头插销拔出产生高电压时,及时通过L极压敏电阻放电灭弧;在N极绝缘区和N极工作区之间设置有N极压敏电阻,当N极插头插销产生高电压时,及时通过N极压敏电阻放电灭弧。
[0008]为解决插座插排的防触电问题,设计一套辅助电极,只有当插头插销插到一定位置时插头插销才有电,防止人们插拔插头时误触插头插销的祼出部分导致触电事故。
[0009]同时,将L辅极设置在N极下面,将N辅极设置在L极下面,使得单一插孔误插导体时,被插插孔电极不会有电,有效地防止儿童因误插导体进入插座而产生触电危险。
[0010]为防止插座插排的电极过热带来安全问题,在电极支架上设置双金属片温控开关,温度过高时及时通过电源控制机构断开插座插排的供电电源,并经自锁装置断电自锁,使插座插排一直保持断电状态,同时断电指示灯提供断电指示,直到人工拔掉插头插销后
自动复位,使插座插排用电更加安全。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插座插排包括方孔插座、方孔插排和圆孔插座、圆孔插排。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座插排用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插插头时,插头的L极插销推开插座插排的L极安全门,依次经插座插排L极的L极绝缘区、L极电阻区推进到L极工作区,并将插座插排的N辅极插销,从插座插排N辅极的N辅极绝缘区经N辅极电阻区推进到N辅极工作区,使插头的N极插销经N极工作区和N辅极工作区同电源N极连通;同步,插头的N极插销推开插座插排的N极安全门,依次经插座插排N极的N极绝缘区、N极电阻区推进到N极工作区,并将插座插排的L辅极插销,从插座插排L辅极的L辅极绝缘区经L辅极电阻区推进到L辅极工作区,使插头的L极插销经L极工作区和L辅极工作区同电源L极连通;同步,插头的E极插销推开插座插排的E极安全门,同插座插排E极连通;当插座插排的L极、N极过热时,温控开关接通,电磁铁得电并自锁,断开插座插排的电源;步骤二,拔插头时,插头的L极插销依次经插座插排L极的L极工作区、L极电阻区、L极绝缘区,从插座插排的L极安全门拔出,插座插排的L极安全门闭合;同步,插头的N极插销依次经插座插排N极的N极工作区、N极电阻区、N极绝缘区,从插座插排的N极安全门拔出,插座插排的N极安全门闭合;同步,插头的E极插销从插座插排的E极经插座插排的E极安全门拔出,插座插排的E极安全门闭合;当插头的L极插销拔出时,所产生的高压,经设置于L极绝缘区的L极压敏电阻一端通过L极压敏电阻向连通的N极工作区放电;当插头的N极插销拔出时,所产生的高压,经设置于N极绝缘区的N极压敏电阻一端通过N极压敏电阻向连通的N极工作区放电;随后,插座插排的L辅极插销在弹力作用下,依次从插座插排L辅极的L辅极工作区、L辅极电阻区复位到L辅极绝缘区,L极同电源L极断开;插座插排的N辅极插销在弹力作用下,依次从插座插排N辅极的N辅极工作区、N辅极电阻区复位到N辅极绝缘区,N极同电源N极断开。
[0013]为实现上述用电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辅极和电源控制机构。
[0014]其中,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支架,所述电极支架里设置有L极、L极弹簧、N极、N极弹簧。
[0015]其中,所述L极包括左L极和右L极。
[0016]其中,所述左L极包括左L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左L极工作区的左L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左L极电阻区的左L极绝缘区;所述右L极包括右L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右L极工作区的右L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右L极电阻区的右L极绝缘区。
[0017]其中,所述左L极工作区和右L极工作区组合成L极工作区;所述左L极电阻区和右L极电阻区组合成L极电阻区;
所述左L极绝缘区和右L极绝缘区组合成L极绝缘区。
[0018]其中,所述L极弹簧包括左L极弹簧和右L极弹簧;所述左L极弹簧设置于左L极同电极支架之间;所述右L极弹簧设置于右L极同电极支架之间。
[0019]其中,所述N极包括左N极和右N极。
[0020]其中,所述左N极包括左N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左N极工作区的左N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左N极电阻区的左N极绝缘区;所述右N极包括右N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右N极工作区的右N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右N极电阻区的右N极绝缘区。
[0021]其中,所述左N极工作区和右N极工作区组合成N极工作区;所述左N极电阻区和右N极电阻区组合成N极电阻区;所述左N极绝缘区和右N极绝缘区组合成N极绝缘区。
[0022]其中,所述N极弹簧包括左N极弹簧和右N极弹簧;所述左N极弹簧设置于左N极同电极支架之间;所述右N极弹簧设置于右N极同电极支架之间。
[0023]其中,所述电极支架上还设置有L极压敏电阻和N极压敏电阻;所述L极压敏电阻一端设置于L极绝缘区,一端连接N极工作区;所述N极压敏电阻一端设置于N极绝缘区,一端连接N极工作区。
[0024]其中,所述辅极包括辅极支架,所述辅极支架里设置L辅极、L辅极弹簧、N辅极、N辅极弹簧。
[0025]其中,所述L辅极包括左L辅极和右L辅极。
[0026]其中,所述左L辅极包括左L辅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左L辅极工作区的左L辅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左L辅极电阻区的左L辅极绝缘区;所述右L辅极包括右L辅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右L辅极工作区的右L辅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右L辅极电阻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插排的用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插插头时,插头的L极插销推开插座插排的L极安全门,依次经插座插排L极的L极绝缘区、L极电阻区推进到L极工作区,并将插座插排的N辅极插销,从插座插排N辅极的N辅极绝缘区经N辅极电阻区推进到N辅极工作区,使插头的N极插销经N极工作区和N辅极工作区同电源N极连通;同步,插头的N极插销推开插座插排的N极安全门,依次经插座插排N极的N极绝缘区、N极电阻区推进到N极工作区,并将插座插排的L辅极插销,从插座插排L辅极的L辅极绝缘区经L辅极电阻区推进到L辅极工作区,使插头的L极插销经L极工作区和L辅极工作区同电源L极连通;同步,插头的E极插销推开插座插排的E极安全门,同插座插排E极连通;当插座插排的L极、N极过热时,温控开关接通,电磁铁得电并自锁,断开插座插排的电源;步骤二,拔插头时,插头的L极插销依次经插座插排L极的L极工作区、L极电阻区、L极绝缘区,从插座插排的L极安全门拔出,插座插排的L极安全门闭合;同步,插头的N极插销依次经插座插排N极的N极工作区、N极电阻区、N极绝缘区,从插座插排的N极安全门拔出,插座插排的N极安全门闭合;同步,插头的E极插销从插座插排的E极经插座插排的E极安全门拔出,插座插排的E极安全门闭合;当插头的L极插销拔出时,所产生的高压,经设置于L极绝缘区的L极压敏电阻一端通过L极压敏电阻向连通的N极工作区放电;当插头的N极插销拔出时,所产生的高压,经设置于N极绝缘区的N极压敏电阻一端通过N极压敏电阻向连通的N极工作区放电;随后,插座插排的L辅极插销在弹力作用下,依次从插座插排L辅极的L辅极工作区、L辅极电阻区复位到L辅极绝缘区,L极同电源L极断开;插座插排的N辅极插销在弹力作用下,依次从插座插排N辅极的N辅极工作区、N辅极电阻区复位到N辅极绝缘区,N极同电源N极断开。2.为实施权利要求1的一种插座插排的用电方法,专门设计一种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辅极和电源控制机构;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支架,所述电极支架里设置有L极、L极弹簧、N极、N极弹簧;所述L极包括左L极和右L极;所述左L极包括左L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左L极工作区的左L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左L极电阻区的左L极绝缘区;所述右L极包括右L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右L极工作区的右L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右L极电阻区的右L极绝缘区;所述左L极工作区和右L极工作区组合成L极工作区;所述左L极电阻区和右L极电阻区组合成L极电阻区;所述左L极绝缘区和右L极绝缘区组合成L极绝缘区;所述L极弹簧包括左L极弹簧和右L极弹簧;
所述左L极弹簧设置于左L极同电极支架之间;所述右L极弹簧设置于右L极同电极支架之间;所述N极包括左N极和右N极;所述左N极包括左N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左N极工作区的左N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左N极电阻区的左N极绝缘区;所述右N极包括右N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右N极工作区的右N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右N极电阻区的右N极绝缘区;所述左N极工作区和右N极工作区组合成N极工作区;所述左N极电阻区和右N极电阻区组合成N极电阻区;所述左N极绝缘区和右N极绝缘区组合成N极绝缘区;所述N极弹簧包括左N极弹簧和右N极弹簧;所述左N极弹簧设置于左N极同电极支架之间;所述右N极弹簧设置于右N极同电极支架之间;所述电极支架上还设置有L极压敏电阻和N极压敏电阻;所述L极压敏电阻一端设置于L极绝缘区,一端连接N极工作区;所述N极压敏电阻一端设置于N极绝缘区,一端连接N极工作区;所述辅极包括辅极支架,所述辅极支架里设置L辅极、L辅极弹簧、N辅极、N辅极弹簧;所述L辅极包括左L辅极和右L辅极;所述左L辅极包括左L辅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左L辅极工作区的左L辅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左L辅极电阻区的左L辅极绝缘区;所述右L辅极包括右L辅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右L辅极工作区的右L辅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右L辅极电阻区的右L辅极绝缘区;所述左L辅极工作区和右L辅极工作区组合成L辅极工作区;所述左L辅极电阻区和右L辅极电阻区组合成L辅极电阻区;所述左L辅极绝缘区和右L辅极绝缘区组合成L辅极绝缘区;所述L辅极弹簧包括左L辅极弹簧和右L辅极弹簧;所述左L辅极弹簧设置于左L辅极同辅极支架之间;所述右L辅极弹簧设置于右L辅极同辅极支架之间;所述N辅极包括左N辅极和右N辅极;所述左N辅极包括左N辅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左N辅极工作区的左N辅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左N辅极电阻区的左N辅极绝缘区;所述右N辅极包括右N辅极工作区,及串接于右N辅极工作区的右N辅极电阻区,和串接于右N辅极电阻区的右N辅极绝缘区;所述左N辅极工作区和右N辅极工作区组合成N辅极工作区;所述左N辅极电阻区和右N辅极电阻区组合成N辅极电阻区;所述左N辅极绝缘区和右N辅极绝缘区组合成N辅极绝缘区;所述N辅极弹簧包括左N辅极弹簧和右N辅极弹簧;所述左N辅极弹簧设置于左N辅极同辅极支架之间;所述右N辅极弹簧设置于右N辅极同辅极支架之间;
所述辅极支架里还设置有L辅极插销、L辅极插销弹簧及N辅极插销、N辅极插销弹簧;所述L辅极插销同辅极支架之间设置有L辅极插销弹簧;所述N辅极插销同辅极支架之间设置有N辅极插销弹簧;所述L辅极插销上的推杆设置于左N极与右N极之间;所述N辅极插销上的推杆设置于左L极与右L极之间;所述L辅极插销同L极工作区导体连通;所述N辅极插销同N极工作区导体连通;所述电源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支架,所述控制支架上设置有电源L极、电源N极及电磁铁和电磁铁线圈N极常开触点;所述电磁铁包括电磁铁线圈和电磁铁推杆;所述电磁铁线圈包括线圈L极和线圈N极;所述电磁铁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源L极常闭触点和电源N极常闭触点;所述电源L极常闭触点串接于L辅极工作区同电源L极之间;所述电源N极常闭触点串接于N辅极工作区同电源N极之间;所述电磁铁推杆输出端还设置有电磁铁自锁常开触点;所述电磁铁线圈L极经电磁铁自锁常开触点同电源L极连通;所述电磁铁线圈N极经电磁铁线圈N极常开触点同电源N极连通;所述电源控制机构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设置于电极支架上,所述温控开关设置有温控开关常开触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丰长
申请(专利权)人:宋丰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