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吸机装置,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负压泵,以及与负压泵相连通的气液分离器、次级水气分离器、排气水气分离器以及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压泵设置于抽吸机本体的顶部,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开口朝下,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次级水气分离器分别与所述负压泵进风口连接,用于将吸入的气液混合物进行两级的水气分离,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用于将经过两级水气分离后的气体在排除前进一步分离净化后进行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抽吸机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分离后的排放气体纯净度高的优点。排放气体纯净度高的优点。排放气体纯净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吸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负压抽吸
,尤其涉及一种能彻底排除水气分离后液体的抽吸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抽吸机结构中,通常是由负压泵和气液分离器两大结构部分组成,负压泵为抽吸机提供抽吸力,在抽吸力的作用下,如口腔治疗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气体被抽吸进入抽吸机的气液分离器中,气液分离器将液体直接排出,而气体会被抽吸进入至负压泵并从负压泵排气口排出。
[0003]然负压泵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会因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产生积水,负压泵内的高温气体遇到低温的泵壳会析出液态水,因负压泵一般为横置,因此产生的积水无法排出。积水的长期存在会导致负压泵质量问题,且由于抽吸机主要用途是给口腔治疗中提供抽吸力,从而口腔治疗的气体会被吸入至抽吸机中,口腔治疗的气体通常携带各种病原体,加上长期使用中的积水会滋生细菌,抽吸机排出的气体会有臭味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由于负压泵的工作是对气体做功的过程,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现有抽吸机中负压泵底部布置会形成局部的热量聚集效应,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从而在工作时整机温升会变得较高,温度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吸机装置,其在排出水气分离后的液体的同时能进一步排出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积水,同时能将分离后的气体净化后再进行排放。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抽吸机装置,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负压泵、气液分离器、次级水气分离器以及排气水气分离器,所述负压泵具有开口朝下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次级水气分离器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负压泵相连通,用于将经过水气分离的气体排放至负压泵内;所述排气水气分离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负压泵相连通,用于将从负压泵排放出的气体进一步水气分离后排放。
[0007]优选地,所述抽吸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次级水气分离器相连接的负离子发生器。
[0008]优选地,所述抽吸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相连接的负离子发生器。
[0009]优选地,所述抽吸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相连接的排气消音器。
[0010]优选地,所述负压泵为气环式真空泵,其装设于本体的顶部。
[0011]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供气液混合物进入的第一进气口,以及供分离后液体排出的第一排液口和分离后气体排出的第一排气口。
[0012]优选地,所述次级水气分离器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第一排气口相连接的第二进气口,与负压泵连接的第二排气口,以及供液体排放的第二排液口。
[0013]优选地,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包括与负压泵相连接的第三进气口,与所述排气消
音器相连接的第三排气口,以及供液体排放的第三排液口。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技术解决了抽吸机使用中负压泵中积压的积水对负压泵带来的问题,提高了负压泵的使用寿命;
[0016]2、本技术降低了整机的工作温度,提高了抽吸机整机的使用寿命;
[0017]3、本技术分离后的气体在排出前经过了负离子处理,对气体进行了净化和杀菌,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消音器降低了工作噪音,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抽吸机装置的模块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抽吸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抽吸机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2]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抽吸机装置,其包括本体1和设于本体1上的负压泵2、以及与负压泵2相连通的气液分离器3、次级水气分离器4、排气水气分离器5、负离子发生器6以及排气消音器7,所述负压泵2设置于抽吸机本体1的顶部,其具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的开口朝下,所述气液分离器3和次级水气分离器4分别与所述负压泵进风口21连接,用于将吸入的气液混合物进行两级的水气分离,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5用于将经过两级水气分离后的气体在排除前进一步分离净化后进行排放,抽吸机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图未示),用于将以上元件收容于壳体内,本体1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及控制板。
[0023]所述气液分离器3包括供气液混合物进入的第一进气口31,以及供分离后液体排出的第一排液口32和气体排出的第一排气口33。所述次级水气分离器4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第一排气口相连接的第二进气口41,与负压泵连接的第二排气口42,以及排放负压泵及次级水气分离器中产生的积水的第二排液口43。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5包括与负压泵相连接的第三进气口51,与所述排气消音器相连接的第三排气口52,以及排放负压泵及排气水气分离器中产生的积水的第三排液口53。
[0024]具体来说,抽吸机装置在接通电源并启动后,在负压泵2提供的负压抽吸力的作用下,抽吸机装置吸入气液混合物至气液分离器3中,气液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器3的第一进气口31进行气体和液体的分离后,液体由气液分离器3经其第一排液口32直接排出,气体则在抽吸力的作用下,经过第一排气口33进入次级水气分离器中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处理。
[0025]由第二进气口41进入次级水气分离器4的气体经次级水气分离器4的二次水气分离后,气体直接进入负压泵2中,本实施例中的负压泵2以气环式真空泵为例说明,气环式真空泵在压缩和排出气体的过程中使进入负压泵2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中的水蒸气则在遇到低温的负压泵的壳体后会凝结为液态水,由于本实施例中负压泵2采用顶置且倒置的设计安装方式,因此产生的液态水在气流和重力的带动下可及时流出至排气水气分离器5
内并经第三排液口53排出。
[0026]结合图3所示,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分别与次级水气分离器4及排水水气分离器5相连通,负离子发生器6产生的负离子在次级水气分离器4或排水水气分离器5内与气体充分混合发生作用,达到气体净化和杀菌的作用,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三排气口52随着排气管排放至室外,气体在排气管内排出的过程中,同样因负压泵2内排出的是温度较高的气体,排气管道内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排气管内壁会凝结为液态水,液态水回流至抽吸机内的排气水气分离器5中,并从排气水气分离器5第三排液口53排出。同样因负压泵2为顶置,最大热源的负压泵根据热气流原理可及时向上方空气中散发,可降低整机温升和避免抽吸机局部热聚集效应,保证抽吸机适合的工作温度环境。
[0027]优选地,本技术抽吸机还包括一与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5相连接的排气消音器7,排气消音器7包括管道、内置排气消音网和耐高温消音棉,从排气水气分离器5中排出的净化后的空气在排气消音器7的作用下,降低噪音后进行排放,解决了气体排放产生的噪音问题,提升了使用的体验感。
[0028]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负压泵、气液分离器、次级水气分离器以及排气水气分离器,所述负压泵具有开口朝下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次级水气分离器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负压泵相连通,用于将经过水气分离的气体排放至负压泵内;所述排气水气分离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负压泵相连通,用于将从负压泵排放出的气体进一步水气分离后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次级水气分离器相连接的负离子发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排气水气分离器相连接的负离子发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家辉,张明明,周泽元,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元周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