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燕云专利>正文

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99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浸胶过程缓慢,耗费时间长,竹片在放入到胶液里后静止不动,浸胶不充分,竹片之间与胶液的接触面减少,浸胶速度缓慢,使得胶液无法进入竹片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包括有容器和竹片错开系统等;容器上表面与地面平齐;容器底部连接有三个竹片错开系统;三个竹片错开系统呈左右等距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承载移动系统,通过承载移动系统,在竹片进入到胶液里后,随着竹片的向下移动,使得竹片之间被撑开,增大竹片之间的空隙,从而加快胶液进入到竹片之间的效果。从而加快胶液进入到竹片之间的效果。从而加快胶液进入到竹片之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纤维板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竹纤维板材制造成成型过程中,需要经过割段、成片、去青、疏解、碳化、浸胶、烘干、压片成型等步骤,其中在浸胶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了板材的加工时间,使生产效率降低,而且如果浸胶不充分,会导致板材压片难以成型,并且在后期竹片板材的使用过程中板材容易开裂。
[0003]目前通常以静置、搅拌或者翻转竹片的方式进行竹片的浸胶,这些方法浸胶过程缓慢,耗费时间长,由于胶水静置,竹片在放入到胶液里后又静止不动,不作处理,浸胶往往不充分、不均匀,而且竹片都是被捆绑在一起的,使得竹片之间与胶液的接触面减少,浸胶速度缓慢,这使得胶液无法进入竹片的内部。
[0004]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浸胶过程缓慢,耗费时间长,竹片在放入到胶液里后静止不动,浸胶不充分,竹片之间与胶液的接触面减少,浸胶速度缓慢,使得胶液无法进入竹片的内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包括有容器、平板、龙门架、承载移动系统和竹片错开系统;容器上表面与地面平齐;容器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各连接有一个平板;两个平板上侧连接有龙门架;龙门架下侧连接有承载移动系统;承载移动系统用于放置竹片和上下移动,同时对竹片之间的撑开;容器底部连接有三个竹片错开系统;三个竹片错开系统呈左右等距分布;竹片错开系统用于将竹片顶起,使得竹片错落有加,从而增大竹片与胶液的接触面。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承载移动系统包括有电动葫芦、钩子、框架、提手、第一齿条、第二齿条、触碰板、推拉组件、第一滑板、第三齿条、第三连接板、网格板、第一卡块、支撑架和第一直齿轮;龙门架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下侧固定连接有钩子;龙门架下侧设置有框架;框架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钩子扣在提手上;容器内壁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齿条;容器内壁后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框架下侧前部和下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三个触碰板;框架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圆孔;框架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第一滑槽;框架后部连接有推拉组件;框架下侧左部和下侧右部各开有一个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板;两个第一滑板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齿条;两个第三齿条相对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连接板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网格板;网格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块;框架下侧前部和下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四个支撑架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直齿轮;四个第一直齿轮呈矩形分布;四个第一直齿轮与两个第三齿条相互啮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推拉组件包括有推拉板、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连接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弹簧;框架右侧后部和左侧后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推拉板;两个推拉板中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在第一滑槽上滑动;两个推拉板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滑槽上滑动;第一滑槽下侧左部和下侧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两个弹簧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右方的竹片错开系统包括有弹性柱、第四支撑板、第一长形条、第四齿条、第五支撑板、第二直齿轮、第一圆柱、第六支撑板、第五齿条、第二长形条、第二圆柱和第二卡块;容器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柱;三个弹性柱呈前后等距分布;三个弹性柱上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长形条;第四支撑板右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容器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五支撑板;两个第五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四齿条啮合;容器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柱;两个第一圆柱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柱上部滑动连接有第六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左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五齿条;第五齿条与第二直齿轮啮合;两个第五支撑板位于第四支撑板和第六支撑板之间;第六支撑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长形条;容器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圆柱;四个第二圆柱呈前后等距分布;四个第二圆柱位于第四支撑板和第六支撑板之间;两个第五支撑板位于四个第二圆柱前方;四个第二圆柱上侧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弹性柱内部为封闭的并且防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长形条和第二长形条均为扁平形设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长形条长度比第一长形条长度更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为椭圆设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平板上侧各连接有顶部拨动系统;两个顶部拨动系统呈左右对称设置;右方的顶部拨动系统包括有支柱、第七支撑板、动力电机、第三直齿轮、第二滑板、第八支撑板、第六齿条、第三圆柱、圆球和第三长形条;平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柱;四个支柱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七支撑板;第七支撑板上侧左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动力电机;两个动力电机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动力电机输出轴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直齿轮;第七支撑板下侧各滑动连接有三个第二滑板;三个第二滑板呈前后等距分布;三个第二滑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八支撑板;第八支撑板前侧和后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六齿条;两个第六齿条与第三直齿轮啮合;第八支撑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圆柱;每个第三圆柱下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圆球;每个圆球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长形条。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三长形条为扁平椭圆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承载移动系统,通过承载移动系统,在竹片进入到胶液里后,随着竹片的向下移动,使得竹片之间被撑开,增大竹片之间的空隙,从而加快胶液进入到竹片之间的效果。
[0017](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竹片错开系统,通过竹片错开系统,先将竹片部分顶起,随后复位并把另一部分的竹片顶起,使得竹片错落有加,从而增大竹片与胶液的接触面,并且将每间隔一捆的竹片顶起,在复位后使竹片由上而下落下,使得竹片对胶液产生一个向下的压
力,从而进一步的加快胶液进入到竹片之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承载移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承载移动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承载移动系统局部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竹片错开系统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的竹片错开系统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包括有容器(1)、平板(2)和龙门架(3);容器(1)上表面与地面平齐;容器(1)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各连接有一个平板(2);两个平板(2)上侧连接有龙门架(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承载移动系统和竹片错开系统;龙门架(3)下侧连接有承载移动系统;承载移动系统用于放置竹片和上下移动,同时对竹片之间的撑开;容器(1)底部连接有三个竹片错开系统;三个竹片错开系统呈左右等距分布;竹片错开系统用于将竹片顶起,使得竹片错落有加,从而增大竹片与胶液的接触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其特征是,承载移动系统包括有电动葫芦(101)、钩子(102)、框架(103)、提手(104)、第一齿条(105)、第二齿条(106)、触碰板(107)、推拉组件、第一滑板(115)、第三齿条(116)、第三连接板(117)、网格板(118)、第一卡块(119)、支撑架(120)和第一直齿轮(121);龙门架(3)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101);电动葫芦(101)下侧固定连接有钩子(102);龙门架(3)下侧设置有框架(103);框架(103)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104);钩子(102)扣在提手(104)上;容器(1)内壁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齿条(105);容器(1)内壁后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106);框架(103)下侧前部和下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三个触碰板(107);框架(103)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圆孔(103a);框架(103)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第一滑槽(103b);框架(103)后部连接有推拉组件;框架(103)下侧左部和下侧右部各开有一个第二滑槽(103c);两个第二滑槽(103c)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板(115);两个第一滑板(115)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齿条(116);两个第三齿条(116)相对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板(117);两个第三连接板(117)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网格板(118);网格板(118)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块(119);框架(103)下侧前部和下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120);四个支撑架(120)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直齿轮(121);四个第一直齿轮(121)呈矩形分布;四个第一直齿轮(121)与两个第三齿条(116)相互啮合。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其特征是,推拉组件包括有推拉板(108)、第一连接板(109)、第一支撑板(110)、第二连接板(111)、第二支撑板(112)、第三支撑板(113)和弹簧(114);框架(103)右侧后部和左侧后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推拉板(108);两个推拉板(108)中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板(109);两个第一连接板(109)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10);第一支撑板(110)在第一滑槽(103b)上滑动;两个推拉板(108)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111);两个第二连接板(111)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12);第二支撑板(112)在第一滑槽(103b)上滑动;第一滑槽(103b)下侧左部和下侧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114);两个弹簧(114)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13)。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撑开式竹片浸胶设备,其特征是,右方的竹片错开系统包括有弹性柱(201)、第四支撑板(202)、第一长形条(203)、第四齿条(204)、第五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