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牙用吸唾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58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洁牙用吸唾管,包括吸管和吸管放入口内一端的吸管头,所述吸管远离吸管头的一段连接与吸管一体成型设置的吸纳壶,所述吸管内部贴合吸管内管壁设置金属丝,所述吸纳壶朝向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设置漏斗型过滤器,远离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设置过滤网。本申请通过在吸管中间设置具有过滤和吸纳作用的吸纳壶,可实现对牙石和碎屑的收纳,一方面解决了牙石碎屑堵塞牙椅下水管的问题,另一方面方便患者可视牙石数,能够清晰了解自身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牙用吸唾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洁牙用吸唾管。

技术介绍

[0002]口腔清洁或治疗时,患者需保持相对稳定的张口状态,为医生提高开阔的手术视野,便于医生对口腔或牙齿进行医疗操作,由于无法实现吞咽动作,口腔会出现很多口水或血水影响手术位置的视野,因此需要使用吸唾管连接在牙椅的负压装置上来吸出口腔内的口水。
[0003]在洁牙过程中,通过超声波震碎牙结石来实现清洁牙齿的目的,牙石碎屑随口水共同从吸唾管中被吸走,容易造成牙石碎屑堵塞牙椅下水管道的问题;常用吸唾管形状固定,无法根据需要调整吸唾管的弯曲度和滞留在口腔内的长度,患者无法直观牙石去除情况,而且容易对主治医生的操作造成干扰,或直接拿出至方便的时候再进行吸纳口水,不能在医治过程中实时进行口水吸纳,患者体验感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洁牙用吸唾管,吸唾管弯曲角度和弯曲长度可调,便于实时调整,不影响医生操作,吸纳口水的同时能够将牙石与口水分离,并对牙石碎屑进行吸纳,解决牙石堵塞牙椅下水管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洁牙用吸唾管,包括吸管和吸管放入口腔一端的圆头状吸管头所述吸管远离吸管头的一段中间连接与吸管一体成型设置的吸纳壶,所述吸管内部设置可弯曲吸管的金属丝,所述吸纳壶朝向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连接漏斗型过滤器,远离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设置过滤网。
[0006]其中,所述吸管长度为16~20cm,所述吸纳壶为长度为2~3cm的空心的类球状体,其两端与吸管连接,所述吸纳壶设置在吸管上离吸管头10cm~12cm处。
[0007]其中,所述金属丝靠近吸管内壁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吸管并的两端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长度大于吸管的长度。
[0009]其中,所述漏斗型过滤器为底部开口的圆锥型片状软质塑料体,漏斗型过滤器顶口与吸管内壁相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型片状塑料体靠近吸管内壁处设置可允许金属丝穿过的通孔,所述金属丝通过通孔活动连接在所述漏斗型过滤器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吸管形状相配合,其边沿固定在所述吸管内壁上,所述金属丝穿过过滤网的网孔向吸管另一端延伸。
[0012]进一步的,位于吸纳壶内的所述金属丝呈圆弧状,与吸管内部相贴合设置。
[0013]其中,所述吸管头包括连接在吸管端部的连接端管和连接端管另一端的接触端管,接触端管和连接端管中心设置相连通的中心孔,接触端管的外壁上设置等间距周向排列的弧形凸起壁,弧形凸起壁之间的所述接触端管外壁上设置连通中心孔的吸唾孔。
[0014]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的洁牙用吸唾管,在远离吸管头的一段中间连接与吸管一体成型设置的吸纳壶,可收纳超声波震碎的牙石,防止堵塞牙椅下水管,所述吸管内部设置长度大于吸管长度的金属丝,方便固定吸管在口腔内的位置,也可起到弯曲吸管的作用,便于口腔各角度位置处的口水和牙石的吸纳,同时也方便患者了解自身牙石量及口腔健康状况。所述吸纳壶朝向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连接漏斗型过滤器,允许口水和牙石碎屑通过并阻断牙石返流,远离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设置过滤网,仅过滤口水,将牙石碎屑过滤在牙石吸纳壶中,解决了牙石碎屑堵塞牙椅下水管道的问题;吸管头的接触端管外壁周向设置连通中心管的吸唾孔,口腔内四周的唾液均可瞬时从吸唾孔吸入中心孔,进而从吸管吸走,从而能够时刻保持口腔的干燥,增加患者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吸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吸管;2、吸管头;3、金属丝;4、吸纳壶;5、过滤网;6、漏斗型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洁牙用吸唾管,包括软质塑料材质的吸管1和吸管1放入口腔一端的圆头状吸管头2,所述吸管1远离吸管头2的一段中间连接与吸管1一体成型设置的吸纳壶4,所述吸管1内部设置可弯曲吸管1的金属丝3,所述吸纳壶4朝向吸管头2的一侧壶口处连接漏斗型过滤器6,远离口腔的一侧壶口处设置过滤网5。
[0021]所述吸管1长度为16~20cm,所述吸纳壶4为长度为2~3cm的空心的类球状体,其两端与吸管1连接,可收纳超声波震碎的牙石,防止堵塞牙椅下水管。所述吸纳壶4设置在吸管1上离吸管头2 10cm~12cm处,方便患者可视牙石量和相应的口腔状况。
[0022]所述金属丝3靠近吸管1内壁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吸管1并的两端部,用于固定吸唾管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可起到弯曲吸唾管的作用,方便吸唾管对口腔不同角度口水的吸纳。
[0023]所述漏斗型过滤器6为底部开口的圆锥型片软质状塑料体,漏斗型过滤器6与吸管1内壁相接,其底部开口允许细碎牙石和口水的通过,同时漏斗型过滤器6的特殊结构也能起到阻断牙石返流的作用。
[0024]所述圆锥型片状塑料体靠近吸管1内壁处设置可允许金属丝3穿过的通孔,以保证金属丝的直线形结构,所述金属丝3通过通孔活动连接在所述漏斗型过滤器6上。位于吸纳壶4内的所述金属丝3呈圆弧状,与吸管1内部相贴合设置。所述过滤网5与所述吸管1形状相配合,其边沿固定在所述吸管1内壁上,所述金属丝3穿过过滤网5的网孔向吸管1另一端延伸。即金属丝3的实际长度大于吸管1的长度,金属丝3与吸管1内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均为活动连接,在需要弯曲金属丝3和吸管1时,金属丝3可自动调整,受应力作用小,不易折断。
[0025]如图2所示,所述吸管头2包括连接在吸管1端部的连接端管21和连接端管21另一端的接触端管22,接触端管22和连接端管21中心设置相连通的中心孔23,接触端管22的外
壁上设置等间距周向排列的弧形凸起壁24,弧形凸起壁24之间的所述接触端管22外壁上设置连通中心孔23的吸唾孔25。在负压的作用下,口腔内四周的唾液均可瞬时从周向排列在接触端管22外壁的吸唾孔25吸入中心孔23,进而从吸管1吸走,从而能够时刻保持口腔的干燥。
[0026]优选的,中心孔23的孔径等于吸管1外径,吸管头2可直接套接连接在吸管1上,且足够大的中心孔23可保证牙石的顺利通过。优选的,所述连接端管21和接触端管22均为软质塑料或橡胶材质,接触端管22的端部设置为圆角过渡的弧形,可防止伤及患者口腔粘膜组织,
[0027]该洁牙用吸唾管为一次性用物,远离吸管头2的一端连接在牙椅的负压管,通过椅位负压将患者口内的水、碎屑吸走,使用完后从负压管上拔掉,更换新的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更卫生。
[0028]以上对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牙用吸唾管,包括吸管和吸管放入口腔一端的吸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远离吸管头的一段上连接与吸管一体成型设置的吸纳壶,所述吸管内部设置可弯曲吸管的金属丝,所述吸纳壶朝向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连接漏斗型过滤器,远离吸管头的一侧壶口处设置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牙用吸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长度为16~20cm,所述吸纳壶为长度为2~3cm的空心的类球状体,其两端与吸管连接,所述吸纳壶设置在吸管上离吸管头10cm~12cm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牙用吸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靠近吸管内壁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吸管的两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洁牙用吸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长度大于吸管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牙用吸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型过滤器为底部开口的圆锥型片状软质塑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市整形外科医院南开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