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及具有该充电装置的携带终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可用作携带电话等携带终端的工作用二次电池。这种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因此可使携带终端小型化、轻量化。作为这样的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法,有CC-CV(恒电流一低电压)方式及脉冲充电方式等(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特开平8-19522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7-87679号公报但是,在用CC-CV方式充电时,充电时间变长,在CV区域有发热的等危险。此外,采用脉冲充电方式时有时发生脉冲噪声。另一方面,为防止过电压充电,一般,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压,设定不能外加4.2V以上电压的充电条件。该电压是指每1电池在充电时的性能保证电压(额定充电电压),被称作中心电压。可是,电池有极化,有只降低该部分电池的内部电压的现象。在该电池的极化中,有电阻极化、扩散(浓度)极化、活性化极化。电阻极化是指由电池具有的直流电阻产生电压的现象。扩散极化是指电极附近的离子集中而产生电压的现象,如果相对于移动离子的量,电极面积足够大,不发生离子集中,但是,如果电极面积过小,则引起离子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装置补正条件存储装置,作为补正条件存储对应于充电时充电条件的极化特性;充电条件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充电时的充电条件;充电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检测的充电条件,获得所述补正条件,并以规定的电流进行充电直至将基于该补正条件的极化特性加在所述电池的中心电压上一起计算所得的终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条件分别涉及所述电池的电阻极化、扩散极化、活性化极化;所述充电检测装置分别检测充电时的充电电流、电压、温度;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