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再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36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横板、竖杆、内螺纹孔、支撑套管、第一螺纹杆、第一转柄、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支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通过转动第二转柄使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移动块的螺纹连接配合,同时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的配合下,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块向下移动,移动块带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中的铰接杆角度改变,铰接杆带动相应的滑块沿着横杆滑动,进而使两个夹紧板均向设计梁的侧壁靠拢,直至两个夹紧板共同配合对设计梁夹持,进而使得本支撑装置对设计梁稳固支撑,同时也可以对宽度规格不同的设计梁进行夹持支撑。不同的设计梁进行夹持支撑。不同的设计梁进行夹持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固结构,具体是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建筑结构是由板、梁、柱、墙、基础等建筑构件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并能安全承受建筑物各种正常荷载作用的骨架结构。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荷载增加、截面设计不足等原因,使一些建筑的设计梁等结构出现了挠度过大、裂缝等现象,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设计梁进行加固和支撑。
[0003]现有的大多数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只能对一种规格的设计梁进行支撑加固,同时不便于对不同高度位置的设计梁进行支撑,从而不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横板(1),所述支撑横板(1)与底座(7)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支撑横板(1)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竖板(22),两个所述支撑竖板(2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板(20),两个所述支撑竖板(2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4),所述支撑台板(20)底部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底端穿过支撑块(24)伸至其下方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柄(25),所述第二螺纹杆(26)上纵向贯穿滑动套设有移动块(23),所述移动块(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14),所述移动块(2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21),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4)包括铰接杆(15)、横杆(16)、滑块(17)、夹紧板(18)和活动槽口(19),所述活动槽口(19)纵向贯穿开设于支撑台板(20)上,所述横杆(16)横向固定连接于活动槽口(19)内,所述滑块(17)横向贯穿滑动套设于横杆(16)的外侧,所述夹紧板(18)设置于支撑台板(20)顶部,所述夹紧板(18)底部与滑块(1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15)的一端与滑块(17)底部铰接,所述铰接杆(15)的另一端与移动块(23)的一侧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1)与第一夹持机构(14)的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再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