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在调控马铃薯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35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在调控马铃薯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对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能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改善马铃薯营养品质、提高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随不同的使用方式而有变化。从而为使用微生物法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奠定了基础。基础。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在调控马铃薯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应用
,具体来说,涉及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在调控马铃薯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生活在植物根圈微域内,对病原菌有拮抗或可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根际细菌的统称。根际促生细菌能通过分泌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提高宿主系统抗性来改善植物生长状况。前期研究中,从沙地柏根际分离到2株PGPR菌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两株菌均耐盐耐碱,能高水平合成生长素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促进水稻、玉米、绿豆等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耐盐碱性和产量。本专利技术在前期基础上,对上述两株菌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两株菌具有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的能力。
[0003]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的用途十分广泛,总体来说,马铃薯中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越高越好,硝酸盐含量越低越好,还原性糖含量低的马铃薯适合油炸,加工成薯片的马铃薯块茎不宜太大或太小。因此,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马铃薯的块茎大小和营养品质需求多样,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4]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天然来源的微生物与植物能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有益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无毒无害,发酵成本低。因此,利用微生物菌剂这种农业绿色投入品以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是一种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方法,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境不友好、成本高及技术难度高等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玫瑰色考克氏菌(Kocuria rosea)SDB9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22;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SDB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36。
[0008]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在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中的应用,其具体方法为:
[0009]从1
×
106‑1×
10
10
CFU/mL的范围内选择菌液的使用浓度,优选地,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菌液的使用浓度为1
×
107CFU/mL,两种菌组合使用时等比例混合。由于马铃薯种薯块茎切后,创伤面很大,容易流出很多营养物质,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很容易定植于块茎上,因此马铃薯种薯块茎的接菌方式简便易行。用稀释好的菌液洗块茎;或者用网袋装好块茎,直接在菌液里浸泡一下;或者用筐子装好块茎,直接
用菌液进行淋洗;或者用喷雾器将菌液喷撒到切好的块茎上,均能完成接菌工作。接菌后的块茎阴干备用。然后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播种和管理即可。
[0010]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具有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改善马铃薯营养品质、提高商品薯率的能力。
[0011]单独使用所述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块茎大小均匀,小薯数量减少;
[0012]单独使用所述耐寒短杆菌SDB5,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单株块茎数增多,大薯和小薯数量均增多;
[0013]组合使用所述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单株块茎数减少,大薯体积和质量均增大,大薯和小薯之间的大小差距增大。
[0014]单独使用所述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马铃薯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含量均提高,硝酸盐的含量降低;
[0015]单独使用所述耐寒短杆菌SDB5,马铃薯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提高,还原性糖和硝酸盐的含量均降低;
[0016]组合使用所述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马铃薯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维生素C、还原性糖和硝酸盐的含量降低。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即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来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对马铃薯块茎发育和营养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能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改善马铃薯营养品质、提高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随不同的使用方式而有变化。本应用方法技术难度低、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克新一号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图;
[0020]图2为克新一号马铃薯的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图;
[0021]图3为克新一号马铃薯的淀粉含量测定结果图;
[0022]图4为克新一号马铃薯的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图;
[0023]图5为克新一号马铃薯的还原性糖含量测定结果图;
[0024]图6为青薯9号马铃薯单株块的茎重测定结果图;
[0025]图7为青薯9号马铃薯单株块的茎数测定结果图;
[0026]图8为青薯9号马铃薯的商品薯率测定结果图;
[0027]图9为青薯9号马铃薯的亩产量测定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9]实施例1:区域试验
[0030](1)马铃薯供试品种:克新一号(紫花白),为榆林当地主推品种之一。
[0031](2)供试马铃薯材料的处理:
[0032]挑选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健康马铃薯块茎,平均分成4组,分别用浓度是1
×
106‑
107CFU/mL的SDB5菌液、SDB9菌液、SDB5+SDB9等比例混合菌液和等量的清水(对照)浸洗后,阴干备用。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4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小区面积为40m2,长8m,宽5m,穴播播种量为1个/穴,行距70cm,株距50cm,四周设4行保护行。以后均按传统种植方式进行管理。
[0033](3)株高统计结果:
[0034]株高测量是从根茎结合部至最高处,随机取10株统计。结果表明:各处理株高变幅为70.27

79.87cm,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其中,SDB9的株高最高,为79.87cm,比对照处理高13.66%;第二位是SDB5+SDB9,为78.53cm,比对照处理高11.76%;第三位是SDB5,为74.8cm,比对照处理高6.45%(表1)。
[0035]表1克新一号马铃薯株高
[0036]处理IIIIII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玫瑰色考克氏菌(Kocuria rosea)SDB9和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SDB5在调控马铃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玫瑰色考克氏菌(Kocuria rosea)SDB9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22;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SDB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在调控马铃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单独使用所述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块茎大小均匀,小薯减少;单独使用所述耐寒短杆菌SDB5,马铃薯产量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武相微微王宏梅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