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披针叶茴香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634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披针叶茴香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披针叶茴香野生植株果实成熟季节时采集种子;S2、将披针叶茴香种子自然晾干后低温恒湿保存;S3、将披针叶茴香种子取出播种,播种苗床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m和1.0m,平均播种密度为180~220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披针叶茴香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披针叶茴香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又称莽草,隶属八角科八角属,为中国所特有,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国传统药用植物,根、根皮、树皮、叶、果实均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腹胀呕吐、外伤出血等病症,具有镇痛、通经活络、消炎、止血等功效。披针叶茴香除民间传统使用外,已实行了工厂化药品生产,如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液(收载于“浙江药品标准”,被列入部颁标准、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主要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产品临床效应、市场、社会效益显著。
[0003]披针叶茴香主要药效成份莽草酸通过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发酵工艺复杂、成本太高,使植物源提取成为重要途径。目前植物提取主要来源八角属野生植物,提取率可达10%。
[0004]披针叶茴香有较广的生态幅,在中国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但对生境的水湿要求高,局部分布范围窄,多处于零星分布,而且生长缓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披针叶茴香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于披针叶茴香野生植株果实成熟季节,从披针叶茴香各地理种源分布区的野生健壮母株上采集披针叶茴香种子;S2、将S1中采集到的所述披针叶茴香种子自然晾干后,低温恒湿保存;S3、将S2中低温恒湿保存的所述披针叶茴香种子取出播种,播种苗床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m和1.0m,平均播种密度为180~220粒
·
m
‑2;所用的苗床土壤为园土与有机肥按照体积比2:1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土;播种前对所述苗床土壤进行灭菌消毒处理;播种时,取2/3的所述苗床土壤撒于所述苗床的床面做垫土,另外1/3于播种后混入覆土中;S4、播种后苗圃地立即覆盖稻草,夏季时覆盖遮阳网进行50%遮荫处理,所述遮阳网的网面距离床面出苗幼苗顶35~40cm;S5、所述苗圃地在所述幼苗出苗期间定期浇水1~2次,至移栽无需追肥;S6、在6月中旬进行间苗,使间苗后的留床苗密度为100~150株
·
m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披针叶茴香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采集所述披针叶茴香种子的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