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电力传输和数据传输的电气高架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30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沿着与移动运输单元(12)的滑轨(1)一定距离处设置的馈线(4)和运输单元的感应集电器之间进行非接触电力传输的电气高架轨道中,为了在中心控制站(18)和沿着馈线在确定距离上设置的运输单元之间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而设置了数据传输回路(7),所述数据传输回路的平行导线正好处于馈线的一条场力线中。数据传输回路通过传输站(10)直接与中心站相连。为了与运输单元感应耦合,在运输单元上设置通信模块(6),通信模块(6)上具有设在铁氧体铁芯上的发送和接收线圈,所述线圈可接收所有在数据传输回路上交换的信息。通过感应传输的数据存在于中频段内的两个不同固定频率、以用作数字信号的正弦波信号串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高架轨道,其在沿着与移动运输单元相隔预定距离的滑轨设置的馈线和运输单元上的感应集电器之间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电力传输并且在中心站和设在运输单元上的控制装置之间以非接触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此类公知的电气高架轨道系统中,通过机车的滑轨直接构成与高频交流源相连的馈线的回路导线,以及动力源和装有控制装置的运输单元。将集电器设计成使其铁心与馈线形成U形搭接的铁氧体铁芯,然而为了使移动运输单元的驱动部分或控制部分形成不同大小的电源电压,需设计不同的线圈。在此首先提出的建议是,利用馈线与由中心站编程和遥控的运输单元进行通信,但在实际中这是不能实现的,因为在导线中出现高电流而且相应的高磁场强度仅产生极小的与频率有关的信噪比,而为了克服由此产生的问题需要极高的电气和电子器件的消耗。此外,为了在电气高架轨道(electric telepher systems)中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公知的还有采用红外技术。然而,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受到空间的限制。数据传输仅能在特定的、局部分离的各点上实现。同时,无法对运输单元进行控制和从外部对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要减小单个通信点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高架轨道,其在沿着与移动运输单元的滑轨一定距离处设置的馈线和运输单元上的感应集电器之间进行非接触电力传输,并在中心站和设在运输单元上的控制装置之间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该电气高架轨道的特征在于,在沿馈线(4)的确定距离上设置两端带有终端电阻(Ra)和两条平行导线(7a,7b)的数据传输回路(7),所述数据传输回路(7)设置在位于馈线(4)的一条和同一条场力线(4.1)内,所述数据传输回路(7)通过传输站(10)直接与中心控制站(18)相连,并通过通信模块(6)以感应的形式与运输单元(12)的控制装置(13)相连;其中所述与数据传输回路(7)相隔一定距离的通信模块(6)上包括有带发送和接收...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1-9-24 10147859.31.一种电气高架轨道,其在沿着与移动运输单元的滑轨一定距离处设置的馈线和运输单元上的感应集电器之间进行非接触电力传输,并在中心站和设在运输单元上的控制装置之间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该电气高架轨道的特征在于,在沿馈线(4)的确定距离上设置两端带有终端电阻(Ra)和两条平行导线(7a,7b)的数据传输回路(7),所述数据传输回路(7)设置在位于馈线(4)的一条和同一条场力线(4.1)内,所述数据传输回路(7)通过传输站(10)直接与中心控制站(18)相连,并通过通信模块(6)以感应的形式与运输单元(12)的控制装置(13)相连;其中所述与数据传输回路(7)相隔一定距离的通信模块(6)上包括有带发送和接收线圈(8,9)的发送和接收铁氧体铁芯(6.1;6.2),其用于以感应的形式传送由中频段两个不同固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串产生的数据字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高架轨道,其特征在于,在容纳馈线(4)的馈线支架(2)之一上固定有保持装置(5),在保持装置(5)的保持管(5a,5b)中彼此平行地固定着数据传输回路7的两条导线(7a,7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高架轨道,其特征在于,将保持装置(5)设置成与馈线支架(2)上的安装槽(3)搭接的插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高架轨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诺贝特富切克
申请(专利权)人:LJU工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