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90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外壳、螺旋轮、微型电推杆,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四周设有螺旋轮多个,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后端设有电机舱,所述电机舱后端边缘设有微型电推杆多个,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内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周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中部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外表面设有螺旋轮,所述第一齿轮中部设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中部设有齿轮组多个,所述齿轮组中部设有第四齿轮,所述齿轮组外表面设有齿轮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抛光定位装置采用螺旋推进的运动方式,适用性强,弥补了抛光定位装置体积大不灵活的难题。不灵活的难题。不灵活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定位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抛光定位装置体积过大不灵活,并且需要人工操控。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包括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外壳、凹槽、摄像头、卡槽、螺旋轮、电机舱、主板、蓄电池、电机、微型电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三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齿轮组、第四齿轮、齿轮套、第一支撑杆、球套、第一万向球、第二支撑杆、第二保护外壳、打磨块、第二万向球、连杆、第三万向球、卡扣,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前端设有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内部设有摄像头、卡槽,所述第一保护外壳上端设有螺旋轮多个,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后端设有电机舱,所述电机舱内部设有主板、蓄电池、电机,所述电机舱后端边缘设有微型电推杆多个,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内部设有第一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周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第二齿轮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中部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外表面设有螺旋轮,所述第一齿轮中部设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中部设有齿轮组多个,所述齿轮组中部设有第四齿轮,所述齿轮组外表面设有齿轮套,所述电机舱后端中部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电机舱一端设有球套,所述球套内部设有第一万向球,所述第一万向球远离球套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万向球远离一端设有第二保护外壳,所述第一保护外壳下端设有打磨块,所述卡槽内部设有第二万向球,所述第二万向球外表面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设有第三万向球,所述第三万向球外表面设有卡扣。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前端内嵌有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内嵌有摄像头、卡槽,所述第一保护外壳上端与螺旋轮转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后端与电机舱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舱内部与主板、蓄电池、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舱后端边缘与微型电推杆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内部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周围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一端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第二齿轮一端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齿轮中部与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
轴外表面与螺旋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中部与第三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中部与齿轮组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轮组中部与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组外表面与齿轮套啮合连接,所述电机舱后端中部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电机舱一端与球套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球套内部内嵌有第一万向球,所述第一万向球远离球套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万向球一端与第二保护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外壳下端与打磨块转动连接,所述卡槽内嵌有第二万向球,所述第二万向球外表面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于第三万向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万向球外表面套接有卡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抛光定位装置采用螺旋推进的运动方式,适用极强,弥补了抛光定位装置体积大不灵活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第一保护外壳;2、凹槽;3、摄像头;4、卡槽;5、螺旋轮;6、电机舱;7、主板;8、蓄电池;9、电机;10、微型电推杆;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一传动轴;14、第三齿轮;15、第二传动轴;16、第三传动轴;17、齿轮组;18、第四齿轮;19、齿轮套;20、第一支撑杆;21、球套;22、第一万向球;23、第二支撑杆;24、第二保护外壳;25、打磨块;26、第二万向球;27、连杆;28、第三万向球;29、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描述: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

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包括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外壳1、凹槽2、摄像头3、卡槽4、螺旋轮5、电机舱6、主板7、蓄电池8、电机9、微型电推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一传动轴13、第三齿轮14、第二传动轴15、第三传动轴16、齿轮组17、第四齿轮18、齿轮套19、第一支撑杆20、球套21、第一万向球22、第二支撑杆23、第二保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钢管抛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外壳(1)、凹槽(2)、摄像头(3)、卡槽(4)、螺旋轮(5)、电机舱(6)、主板(7)、蓄电池(8)、电机(9)、微型电推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一传动轴(13)、第三齿轮(14)、第二传动轴(15)、第三传动轴(16)、齿轮组(17)、第四齿轮(18)、齿轮套(19)、第一支撑杆(20)、球套(21)、第一万向球(22)、第二支撑杆(23)、第二保护外壳(24)、打磨块(25)、第二万向球(26)、连杆(27)、第三万向球(28)、卡扣(29),所述第一保护外壳(1)前端设有凹槽(2)多个,所述凹槽(2)内部设有摄像头(3)、卡槽(4),所述第一保护外壳(1)上端设有螺旋轮(5)多个,所述第一保护外壳(1)后端设有电机舱(6),所述电机舱(6)内部设有主板(7)、蓄电池(8)、电机(9),所述电机舱(6)后端边缘设有微型电推杆(10)多个,所述第一保护外壳(1)内部设有第一齿轮(11)多个,所述第一齿轮(11)周围设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远离第一齿轮(11)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轴(13),所述第一传动轴(13)远离第二齿轮(12)一端设有第三齿轮(14),所述第三齿轮(14)中部设有第二传动轴(15),所述第二传动轴(15)外表面设有螺旋轮(5),所述第一齿轮(11)中部设有第三传动轴(16),所述第三传动轴(16)中部设有齿轮组(17)多个,所述齿轮组(17)中部设有第四齿轮(18),所述齿轮组(17)外表面设有齿轮套(19),所述电机舱(6)后端中部设有第一支撑杆(20),所述第一支撑杆(20)远离电机舱(6)一端设有球套(21),所述球套(21)内部设有第一万向球(22),所述第一万向球(22)远离球套(21)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杆(23),所述第二支撑杆(23)远离第一万向球(22)远离一端设有第二保护外壳(24),所述第一保护外壳(1)下端设有打磨块(25),所述卡槽(4)内部设有第二万向球(26),所述第二万向球(26)外表面设有连杆(27),所述连杆(27)另一端设有第三万向球(28),所述第三万向球(28)外表面设有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晟博淇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