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初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隧道初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传统的隧道支护结构总体上分为初期支护101、二次衬砌102以及中间夹的防排水层103,且多数的初期支护101主要采用钢拱架1011全环设置形式,钢拱架1011环向分节段设置并通过连接板与螺栓连接固定,而钢拱架1011纵向连接设计基本采用纵向连接钢筋1013搭接焊接设置,普遍的纵向连接筋1013环向设置的参数为:直径φ为22mm的螺纹钢、环向间距d为1m,搭接长度为单面焊接焊缝按照规范要求现场焊制。
[0003]但是在施工现场,现目前由于隧道施工中光面爆破管理及控制技术逐渐提升,整体隧道开挖后钢拱架1011按照设计尺寸、测量放样点安装后,其钢拱架1011背后与开挖围岩100之间的空间104狭小,需要将纵向连接筋1013放入背后并进行人工操作焊接钢拱架1011背后的搭接部位,施工难度大,必然造成连接筋1013搭接焊接部位1015、连接筋1013与钢拱架1011背后的肋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初支系统,包括:多个钢拱架,多个所述钢拱架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连接装置,相邻两个所述钢拱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装置沿着所述钢拱架的环向间隔布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和多个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布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一固定套管;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钢拱架上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两个第二固定套管;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钢拱架上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在所述钢拱架的环向上错位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搭接头,所述第一搭接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搭接头,所述第二搭接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初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搭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搭接头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搭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初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三个第一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