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氨基酸与近红外染料自组装的方法及抗肿瘤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4579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相比,气体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目前少数NO供体在肿瘤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NO释放策略的应用仍然有限,甚至带来不少的副作用。在此,我们设计了一个以Fmo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氨基酸与近红外染料自组装的方法及抗肿瘤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氨基酸与近红外染料自组装形成多功能纳米治疗系统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氨基酸与近红外染料自组装合成并分散在不同的溶剂中形成不同的状态的纳米复合物。并且,该纳米复合物可用于药物递送及肿瘤治疗,属于纳米材料和再生医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氧化氮(NO)由一氧化氮合酶(NOS)酶合成,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充当关键的信号分子。已发现NO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抗菌治疗、伤口愈合等生物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癌症治疗领域。首先,高浓度NO(>1mM)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杀死癌细胞,包括产生氧化和亚硝化应激,损伤线粒体或细胞DNA,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其次,NO通过动脉血管扩张促进肿瘤血流,减少白细胞内皮粘附相互作用并增加血管渗透性和滞留(EPR)效应,从而提高纳米药物的累积效率。最后, NO能协同提高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从而产生高效的NO气敏化协同治疗。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是基于Fmoc

氨基酸与近红外染料自组装的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复合物的合成探索和制备。(2)纳米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验证。(3)纳米复合物的体外治疗效果验证。(4)延伸其他Fmoc

氨基酸与近红外染料的自组装合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物(FL@IR783)合成,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酸性条件下合成FL@IR783:取200μL IR783(10mM,DMSO)逐滴加入到2mL Fmoc

L

精氨酸(FL)(5mg/mL,0.05M HCl)溶液中,快速搅拌反应1h后,5000rpm离心10min,超纯水洗涤3次后收集产物并使其分散于1/10000的三乙胺水溶液中或NaOH溶液中或PBS中。将最终所得纳米复合物进行TEM检测。FL@IR783在三乙胺溶液和PBS溶液中的呈梭形(~70nm)。此外,在NaOH溶液中的FL@IR783是均匀分布的球形(~250nm)。综合考虑,后续的应用合成纳米复合物用PBS作分散相。(2)中性条件下合成FL@IR783:取200μL IR783(10mM,DMSO)溶液逐滴加入到1.7mL H2O中,再取100μL FL(60mM,DMSO)缓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快速搅拌反应2h后,5000rpm离心10min,超纯水洗涤3次后收集产物并使其分散于H2O(pH~6)或H2O(pH~7)或PBS(pH~7.4)中。通过紫外

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分散于三种不同溶液中的FL@IR783均分别含有FL和IR783的特征吸收峰。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FL@IR783的理化性质验证,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评估1O2产生情况分别取95μL 10μM FL@IR783、10μM IR783加入到96孔板中,再加入5μL 1
O2(SOSG)探针(体系浓度为5μM)。先用酶标仪在488/525nm测量时长为200毫秒的条件下测定初始荧光信号(RFU)。再用808nm激光器(0.8W)照射1min。最后再测定RFU,重复照射。(2)评估的NO产生情况在96孔板中加入待测液和检测试剂,按照NO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利用酶标仪在550nm处测定初始吸光度值,再用808nm激光器(0.8W)照射孔内溶液,照射1min后检测吸光度值,一共照射30min,每隔1min测定一次。比较不同浓度(10、20、30μM)的FL@IR783、不同处理方法(FL、IR783、FL@IR783、FL@IR783+laser)产生NO的量。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FL@IR783的体外的治疗效果评估,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抑制肿瘤细胞活性验证首先将4T1细胞按照每孔5000个细胞的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中,然后待孔内细胞生长到80%加入不同浓度的IR783和FL@IR783(相当于1、5、10、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章友冷凤陈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