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77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包括头垫组件、无菌巾支撑组件和微调升降支撑平台,所述头垫组件、所述无菌巾支撑组件和所述微调升降支撑平台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所述头垫组件包括头垫座板,所述头垫座板的顶部设有可微调角度的手动角位台;头垫组件、无菌巾支撑组件和微调升降支撑平台可单独或组合使用,提升辅助平台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设置可调节角度的头垫,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颈部位置进行微调,进而方便器械或医生操作,此时,还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颈部限位部,使颈部限位部对患者颈部进行限位,有效避免在手术过程中,颈部晃动,造成的操作失误。造成的操作失误。造成的操作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针对一些颈部血管介入、治疗、微创手术(颈椎间盘射频、颈椎椎体成形术、颈部甲状腺等外科手术)的患者,在进行头颈部手术治疗时,因为多数病人为清醒状态,术中铺巾后头部被无菌巾覆盖,患者因口鼻被覆盖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呼吸困难等情况,影响患者治疗体验和舒适度,再者因颈部及上区域空虚,在接入治疗操作手术器械(如导管、导丝、穿刺套装等)无着力支撑点。
[0003]现有技术中,辅助平台多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够灵活,同时,颈部在固定后,不便于微调,特别是在颈部操作中,无受力支撑,影响精确操作,导致辅助平台的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具备功能组合多变,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在接入血管操作中,因颈部悬空,不利于精确操作的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够灵活,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垫组件(10)、无菌巾支撑组件(20)和微调升降支撑平台(30),所述头垫组件(10)、所述无菌巾支撑组件(20)和所述微调升降支撑平台(30)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所述头垫组件(10)包括头垫座板(11),所述头垫座板(11)的顶部设有可微调角度的手动角位台(12),所述手动角位台(12)的顶部为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手动角位台(12)的内部对称安装有可对颈部进行限位的颈部限位部(13),所述手动角位台(12)顶部的凹陷处设有无菌垫(14);微调升降支撑平台(30)包括平台座板(31),所述平台座板(31)的顶部安装有可调整高度的微调升降台(32),所述微调升降台(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部支撑垫(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巾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座板(21),所述支撑座板(21)的顶部两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座(22),每个所述支座(22)的顶部均套设有立杆(23),所述立杆(2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丝管套(24),所述丝管套(24)的顶部套设有L形的第一伸缩杆(25),所述第一伸缩杆(2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动角位台(12)的横向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伸缩杆(2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6)的外侧壁设有卡夹(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稳定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角位台(12)包括角位台座(121),所述角位台座(12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头垫(122),所述角位台座(1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123),所述调节旋钮(1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4),所述转动轴(124)的中间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鲲付娟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