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对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65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对联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对联,包括横批组件,横批组件两侧均设置有主侧联组件,主侧联组件下侧设置有副侧联组件,主侧联组件与副侧联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环可拆卸连接;横批组件包括横批板、前开口槽、滑槽、滑块、第一放置板、封闭板和第一放置槽,横批板前端面开设有前开口槽,前开口槽下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横批组件、主侧连接组件、副侧联组件、连接环、横批版、前开口槽、滑槽、滑块、第一放置板、封闭板和第一放置槽可完成将对联中的每个字分别放置到第一放置槽内,再通过连接环对主侧联组件以及副侧联组件进行对联长度组合的动作,达到了可适应不同高度门进行对联设置的效果。置的效果。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对联


[0001]本技术涉及对联
,具体是一种新型对联。

技术介绍

[0002]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0003]现有的技术中存在根据门高度对对联长度进行设置的问题,会造成不同高度的门不能完全根据高度进行匹配对联的现象,最后导致贴起来的对联观看效果不佳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对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对联,包括横批组件,所述横批组件两侧均设置有主侧联组件,所述主侧联组件下侧设置有副侧联组件,所述主侧联组件与所述副侧联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环可拆卸连接;
[0007]所述横批组件包括横批板、前开口槽、滑槽、滑块、第一放置板、封闭板和第一放置槽,所述横批板前端面开设有前开口槽,所述前开口槽下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方设置有封闭板,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横批组件、主侧连接组件、副侧联组件、连接环、横批版、前开口槽、滑槽、滑块、第一放置板、封闭板和第一放置槽可完成将对联中的每个字分别放置到第一放置槽内,再通过连接环对主侧联组件以及副侧联组件进行对联长度组合的动作,达到了可适应不同高度门进行对联设置的效果。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侧联组件包括主后连接板、主前连接板、第二放置槽和主连接孔,所述主后连接板前端面主前连接板,所述主前连接板上端面开设有偶第二放置槽,所述主后连接板前端面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主连接孔,设置有主后连接板、主前连接板、第二放置槽和主连接孔可达到对对联上的字放置到第二放置槽内的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侧联组件包括副后连接板、副前连接板、第三放置槽和副连接孔,所述副后连接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副前连接板,所述副前连接板上端面开设有第三放置槽,所述副后连接板前端面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副连接孔,设置有副后连接板301、副前连接板302、第三放置槽303和副连接孔304可达到对对联上的字放置到第三放置槽内的效果。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尺寸与所述滑槽的尺寸匹配设置,确保滑块在滑槽内不会产生干涉现象。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批板后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双面胶,所述横批板后端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双面胶,设置有第二双面胶以及第三双面胶可
达到将横批板粘接在门头上的效果。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后连接板后端面设置有后连接座,所述后连接座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双面胶,所述后连接座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穿过副连接孔设置,设置有第一双面胶和挂钩可达到将主侧联组件以及副侧联组件粘接在门两侧的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中,通过横批组件两侧均设置有主侧联组件,主侧联组件下侧设置有副侧联组件,主侧联组件与副侧联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环可拆卸连接;横批组件包括横批板、前开口槽、滑槽、滑块、第一放置板、封闭板和第一放置槽,横批板前端面开设有前开口槽,前开口槽下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一放置板上方设置有封闭板,完成将对联中的每个字分别放置到第一放置槽内,再通过连接环对主侧联组件以及副侧联组件进行对联长度组合的动作,解决了根据门高度对对联长度进行设置的问题,达到了可适应不同高度门进行对联设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双面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横批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图6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横批组件;101、横批板;102、前开口槽;103、滑槽;104、滑块;105、第一放置板;106、封闭板;107、第一放置槽;2、主侧联组件;201、主后连接板;202、主前连接板;203、第二放置槽;204、主连接孔;3、副侧联组件;301、副后连接板;302、副前连接板;303、第三放置槽;304、副连接孔;4、连接环;5、后连接座;6、挂钩;7、第一双面胶;8、第二双面胶;9、第三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对联,包括横批组件1,横批组件1两侧均设置有主侧联组件2,主侧联组件2下侧设置有副侧联组件3,主侧联组件2与副侧联组件3之间通过连接环4可拆卸连接;
[0025]横批组件1包括横批板101、前开口槽102、滑槽103、滑块104、第一放置板105、封闭板106和第一放置槽107,横批板101前端面开设有前开口槽102,前开口槽102下端面开设有
滑槽103,滑槽10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4,滑块10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105,第一放置板105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07,第一放置板105上方设置有封闭板106,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横批组件1、主侧连接组件、副侧联组件3、连接环4、横批版、前开口槽102、滑槽103、滑块104、第一放置板105、封闭板106和第一放置槽107可完成将对联中的每个字分别放置到第一放置槽107内,再通过连接环4对主侧联组件2以及副侧联组件3进行对联长度组合的动作,达到了可适应不同高度门进行对联设置的效果。
[0026]其中,主侧联组件2包括主后连接板201、主前连接板202、第二放置槽203和主连接孔204,主后连接板201前端面主前连接板202,主前连接板202上端面开设有偶第二放置槽203,主后连接板201前端面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主连接孔204,设置有主后连接板201、主前连接板202、第二放置槽203和主连接孔204可达到对对联上的字放置到第二放置槽203内的效果;
[0027]副侧联组件3包括副后连接板301、副前连接板302、第三放置槽303和副连接孔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对联,包括横批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批组件(1)两侧均设置有主侧联组件(2),所述主侧联组件(2)下侧设置有副侧联组件(3),所述主侧联组件(2)与所述副侧联组件(3)之间通过连接环(4)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批组件(1)包括横批板(101)、前开口槽(102)、滑槽(103)、滑块(104)、第一放置板(105)、封闭板(106)和第一放置槽(107),所述横批板(101)前端面开设有前开口槽(102),所述前开口槽(102)下端面开设有滑槽(103),所述滑槽(10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4),所述滑块(10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105),所述第一放置板(105)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07),所述第一放置板(105)上方设置有封闭板(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对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联组件(2)包括主后连接板(201)、主前连接板(202)、第二放置槽(203)和主连接孔(204),所述主后连接板(201)前端面主前连接板(202),所述主前连接板(202)上端面开设有偶第二放置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经黄奕翔黄奕聪黄奕浩黄紫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顺福印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