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61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公开了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包括承重板,承重板呈倾斜设置,承重板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筒,承重板的一边与活动筒的外壁的中部连接,活动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边与承重板的一边齐平,活动筒内设置有绞龙,活动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活动筒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于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内,第二连接筒远离活动筒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绞龙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筒与电机相连,第二连接筒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第二连接筒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传送带的进料端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特别涉及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肥发酵菌种系一种高科技生物技术研制开发的复合菌种,能快速分解有机质,具有添加量少、强力降解蛋白质、发酵时间短、成本低和发酵温度不受限等优点,能有效杀死发酵物中的有害菌、虫、虫卵和草籽并降解抗生素残留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和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0003]有机肥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大批量的干清粪放入发酵罐之中,如果采用人工卸料、搬运等方式,费时费力,所以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传送带传送,但还是需要人力将干清粪放到传送带上,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干清粪上料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呈倾斜设置,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筒,所述承重板的一边与所述活动筒的外壁的中部连接,所述活动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边与所述承重板的一边齐平,所述活动筒内设置有绞龙,所述活动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所述活动筒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筒和所述第二连接筒内,所述第二连接筒远离所述活动筒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绞龙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筒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车将物料运输至承重板的一侧,进行倾倒,物料落在承重板上,然后下滑从进料口进入活动筒内,绞龙将物料运输至第二连接筒,物料到达第二连接筒的出料口之后开始下落,落在传送带的进料端上,再由传送带进行物料传送,无需人工进行上料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板的底部铰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堆积在承重板上的物料逐渐被绞龙运输到传送带上之后,可以通过气缸往上抬起承重板,活动筒的两端分别在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内转动,承重板上的物料可以通过进料口进入活动筒内,无需人工对物料进行耙动,节省人力。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板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承重杆,当所述驱动杆的顶部运动到最低点时,所述承重板的底部与所述承重杆的顶部相接触。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缩回,承重板会地靠在承重杆上,减小驱动杆的受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板的两侧设置有阻挡板。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物料倾倒在承重板上时,阻挡板防止物料从承重板的两侧漏出。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两侧竖直设置有防漏板,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盖板。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被运输到传送带上后,防漏板和盖板防止物料从传送带上漏出,提高运输效率,同时保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与所述防漏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连接孔,穿过所述连接孔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防漏板的顶部螺纹连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拆卸盖板,对传送带表面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拧紧即可完成安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呈光滑状。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只起到对准作用,连接螺栓穿过光滑状的连接孔时更加省力。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技术通过设置承重板、绞龙和传送带,直接将物料倾倒落在承重板上,物料下滑到活动筒内,绞龙将物料运输至传送带的进料端,再由传送带进行物料传送,无需人工进行上料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0022]2.本技术通过设置气缸和驱动杆,通过气缸往上抬起承重板,承重板上的物料可以通过进料口进入活动筒内,无需人工对物料进行耙动,节省人力。
[0023]3.本技术通过在传送带上设置可拆卸的盖板,盖板可以防止物料从传送带上落下,拆卸盖板后可以对传送带表面进行清理,保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一实施例中活动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承重板;2、活动筒;2a、进料口;3、绞龙;4、第一连接筒;5、第二连接筒;5a、
出料口;6、电机;7、传送带;8、气缸;9、驱动杆;10、承重杆;11、阻挡板;12、防漏板;13、盖板;13a、连接孔;14、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技术提供的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承重板1,所述承重板1呈倾斜设置,所述承重板1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筒2,所述承重板1的一边与所述活动筒2的外壁的中部连接,所述活动筒2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2a,所述进料口2a的一边与所述承重板1的一边齐平,所述活动筒2内设置有绞龙3,所述活动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筒4和第二连接筒5,所述活动筒2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筒4和所述第二连接筒5内,所述第二连接筒5远离所述活动筒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6,所述绞龙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1),所述承重板(1)呈倾斜设置,所述承重板(1)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筒(2),所述承重板(1)的一边与所述活动筒(2)的外壁的中部连接,所述活动筒(2)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2a),所述进料口(2a)的一边与所述承重板(1)的一边齐平,所述活动筒(2)内设置有绞龙(3),所述活动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筒(4)和第二连接筒(5),所述活动筒(2)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筒(4)和所述第二连接筒(5)内,所述第二连接筒(5)远离所述活动筒(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6),所述绞龙(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筒(5)与所述电机(6)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筒(5)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7),所述第二连接筒(5)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5a),所述传送带(7)的进料端位于所述出料口(5a)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清粪卸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的底部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超胡士乾
申请(专利权)人:沙洋县接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