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45533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于经过诱导的小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遗传育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麦叶锈病(Leaf rust)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而引起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具有分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和危害损失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以及新的叶锈菌生理小种的出现,小麦叶锈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因此,防治小麦叶锈病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0003]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叶锈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来自小麦近缘物种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基因组为SS),但它的最初供体材料并不清楚。Dubcovsky等在1998年利用ph1b突变体,结合染色体C显带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和叶锈病表型鉴定,将含有Lr47的一段20

3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为Pku1176;用于扩增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Pku1176

F和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Pku1176

R。2.一种检测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所述引物包括所述上游引物Pku1176

F和所述下游引物Pku1176

R。3.一种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7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或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进行扩增,并对扩增的产物进行酶切和检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a)以待测小麦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所述引物进行PCR扩增;b)使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c)对酶切产物进行检测,判断所述酶切产物的碱基序列长度,若所述碱基序列长度为672bp,则所述待测小麦不含所述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若所述碱基序列长度包括300bp和372bp,则所述待测小麦含有所述小麦抗叶锈病基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中,若所述碱基序列长度包括300bp、372bp和672bp,则所述待测小麦为含有所述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杂合子;若所述碱基序列长度包括300bp、372bp且不包括672bp,则所述待测小麦为含有所述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纯合子;优选地,所述c)中的检测包括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所述酶切产物进行检测;优选地,所述a)中的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4℃退火40s,72℃延伸30s,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6.一种易位系小麦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方法包括:(1)将中国春ph1b突变体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时盛李洪娜王桂平华蕾沈涛李洪雨姜登基罗静白升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