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42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叠片式脱水剂壳体、螺旋轴、第一管道、水槽、第一电机和皮带,叠片式脱水剂壳体左端设置有出口压板,叠片式脱水剂壳体设置有第一空腔;还包括第一混合箱、第二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传动杆、多个第一搅拌机配件、絮凝剂搅拌机构和烘干机构,第一混合箱侧壁设置有进料管道,第一混合箱设置有第三空腔,第一管道输入端伸入第三空腔并与第三空腔相通,第二电机底端与第一混合箱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管道,将污泥排入第三空腔,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通过多个第一搅拌机配件分别搅拌污泥和絮凝剂,提高污泥脱水效果。提高污泥脱水效果。提高污泥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泥脱水装置是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装置,现有的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叠片式脱水剂壳体、螺旋轴、第一管道、水槽、第一电机和皮带,叠片式脱水剂壳体左端设置有出口压板,叠片式脱水剂壳体设置有第一空腔,叠片式脱水剂壳体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并与第一空腔相通,螺旋轴转动安装在第一空腔,螺旋轴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呈锥形,螺旋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轴右端伸出第一空腔,螺旋轴右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第一管道输出端伸入第一空腔并与第一空腔相通,第一管道设置有阀门,水槽安装在叠片式脱水剂壳体下侧,水槽设置有第二空腔,水槽设置有第二开口并与第二空腔相通,第一电机安装在叠片式脱水剂壳体上,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轮,皮带紧密套装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现有的污泥脱水装置使用时,首先打开阀门,通过第一管道将污泥排入第一空腔,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螺旋轴转动,通过螺旋叶片推动并挤压污泥,挤压出的水穿过叠片式脱水剂壳体落入水槽,脱水的污泥通过第一开口排出即可。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叠片式脱水剂壳体(1)、螺旋轴(2)、第一管道(3)、水槽(4)、第一电机(5)和皮带(6),叠片式脱水剂壳体(1)左端设置有出口压板,叠片式脱水剂壳体(1)设置有第一空腔,叠片式脱水剂壳体(1)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并与第一空腔相通,螺旋轴(2)转动安装在第一空腔,螺旋轴(2)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呈锥形,螺旋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轴(2)右端伸出第一空腔,螺旋轴(2)右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第一管道(3)输出端伸入第一空腔并与第一空腔相通,第一管道(3)设置有阀门,水槽(4)安装在叠片式脱水剂壳体(1)下侧,水槽(4)设置有第二空腔,水槽(4)设置有第二开口并与第二空腔相通,第一电机(5)安装在叠片式脱水剂壳体(1)上,第一电机(5)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轮,皮带(6)紧密套装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混合箱(7)、第二电机(8)、第一联轴器(9)、第一传动杆(10)、多个第一搅拌机配件(11)、絮凝剂搅拌机构和烘干机构,第一混合箱(7)侧壁设置有进料管道,第一混合箱(7)设置有第三空腔,第一管道(3)输入端伸入第三空腔并与第三空腔相通,第二电机(8)底端与第一混合箱(7)顶端连接,第二电机(8)输出端伸入第三空腔,第一联轴器(9)与第二电机(8)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杆(10)与第一联轴器(9)连接,第一传动杆(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机配件(11),絮凝剂搅拌机构安装在第一混合箱(7)右侧,烘干机构安装在第一混合箱(7)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如宋爱美郄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