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后视镜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后视镜具有防眩目、安全驾驶的作用,其广泛应用在汽车内外镜中。在GB15084
‑
2006《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和ECE
‑
R46法规《UNIFORM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REAR
‑
VIEW MIRRORS,AND OF MOTOR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INSTALLATION OF REAR
‑
VIEW MIRRORS》中,均对后视镜的视野要求做出了规定,同时考虑乘客安全性,要求后视镜的前边缘包于保护框架内,且该边缘位置具有不小于2.5mm的曲率半径。
[0003]鉴于上述法规的要求,例如WO2004/098953和WO2005/082015所公布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具有前开口的塑料外壳设计,然后将电致变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镜壳,其包括由侧壁环绕而成的开口,所述侧壁内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卡凸;电致变色镜片元件,其容纳在所述镜壳的开口处,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元件的正面朝向观察者,其背面背向观察者;及凹形外壳,其包括透明外罩和不透明连接件,所述透明外罩贴合在电致变色镜片元件的正面,所述不透明连接件一端延伸至电致变色镜片元件正面的外周区域,另一端沿电致变色镜片元件的边缘表面朝向电致变色镜片元件背面延伸并在端面处间隔设有若干凸起的第一卡口;其中,所述第一卡口与第一卡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卡凸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外罩呈凹形,所述不透明连接件设置在透明外罩的内表面处,所述透明外罩的侧壁至少部分覆盖所述不透明连接件的外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外罩和不透明连接件是共同模塑一体成型的,或所述透明外罩和不透明连接件是单独模塑并通过粘结、熔融、模压中的至少一种而连接一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外罩的至少部分区域通过光学胶与电致变色镜片元件正面相粘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外罩的边缘表面为光滑过渡且具有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焚博,曹贞虎,胡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