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耐疲劳抽油杆钢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疲劳抽油杆钢的生产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材料成形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抽油杆是抽油机井使用的细长杆件,抽油杆是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抽油杆单根长度为7~10m,材质一般是低碳合金钢经过调质处理,在井管内用内螺纹箍一根根连接起来,一直延伸到地下油层处的活塞上,通过往复运动来泵油。随着油井深度的增加,抽油杆的自重增加,增大抽油杆载荷,影响抽油杆疲劳寿命。因此,设计研发高强度、高韧性、耐疲劳抽油杆钢,减轻抽油杆自重,提高抽油杆使用寿命是推动石油行业技术进步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
[0003]为满足各种复杂深油井采油需要,国外先后开发应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抽油杆。国内抽油杆以D级抽油杆为主。国内抽油杆的最新标准SY/T 5029—2013只对抽油杆的基本力学性能、尺寸公差和出厂规范等做出了说明,并未规定其许用应力,影响到更高级别的H级抽油杆的设计。例如用H级杆替代D级杆,抽油杆最大直径由22mm降低至19mm,杆柱质量减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耐疲劳抽油杆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艺流程:铁水脱硫预处理
→
电炉冶炼
→
出钢脱氧合金化、增碳去夹杂
→
钢包惰性气体底吹搅拌
ꢀ→ꢀ
LF精炼处理
→ꢀ
连铸
ꢀ→ꢀ
铸坯缓冷
ꢀ→
轧制;2)、成分设计:C:0.30~0.33%;Si:0.25
‑
0.35%;Mn:0.95~1.10%;Mo:0.20~0.30%;P:≤0.012%; S≤0.005%;Ti:0.045~0.055%;Cr:0.85~0.95%;Al:0.025~0.035%;Cu ≤0.10%;[Ni] ≤0.10% ;[N]:≤0.004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铁水脱硫预处理:高炉铁水进站温度1320
‑
1390℃,扒渣后铁水罐投入脱硫剂进行脱硫预处理,脱硫剂为活性石灰和萤石,其中活性石灰与萤石的质量比为8:2,脱硫剂加入量每吨铁水为6.5
±
0.5kg,KR法搅拌脱硫,脱硫搅拌结束后,铁水罐顶渣中加入炉渣增稠剂:主要成分为CaO+MgO之和为12
±
0.5%、AL2O3约为13%,SiO2为60
±
2%,Na2O+K2O之和约5%,软熔点温度≤1200℃,铁水预处理后的[S]含量不大于0.001%;炉渣增稠剂加入量为1kg/吨铁,处理后对铁水罐顶渣进行去除;4)、电炉冶炼,本方法采用电炉初炼,废钢质量要求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以及冷轧钢的切头这些废钢,废钢占金属料的65~70%,铁水质量约35~40%,炉内首先兑入铁水,然后加入废钢,最后加入活性石灰,石灰的活性度不大于320ml,电炉终点碳的目标值为0.04
‑
0.08 %,电炉出钢磷含量不大于0.008%、硫含量不大于0.008%,出钢过程中一次性加入石灰,依次加入碳粉和电石,电石和碳粉在出钢量达到总量的1/4时开始加入,出钢结束前全部加完,同时加入铝铁进行钢水深脱氧,电炉出钢全程钢包底吹氩搅拌,出钢结束采用定氧仪测定钢包钢水中的氧含量,当钢水中的氧含量大于50ppm向钢水中喂入铝线补充铝,底吹氩搅拌后测定钢水中的铝含量控制在0.030~0.050%;电炉出钢渣洗,为防止出钢过程钢水增氮,铝铁的加入量,吨钢加入0.30kg铝铁,然后加入1kg/t萤石和3kg/t石灰,加入钢包顶渣改制剂2.0kg/t,改质剂主要成分及含量:CaO和Al2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吾塔,王建新,雷洪,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