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特种电传感纤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特种电传感纤维的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聚氨酯(TPU),又称聚氨基甲酸酯橡胶。是由二异氰酸酯、小分子二元醇、大分子二元醇三种基本原料聚合而成,在分子链中包含链段相间的硬段和软缎链结构,属于线型聚合物。其中,硬段部分是由二异氰酸酯和小分子二元醇反应所得,氢键的大量存在使得聚氨酯呈现刚性特征;软段部分是由二异氰酸酯和大分子二元醇反应所得,大分子二元醇参与反应后使得
‑
NHCOO
‑
官能团密度明显降低,分子极性变小,使聚氨酯呈现一定的柔性。因此,含有硬段和软段部分的聚氨酯材料具有广泛的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用材料、服装、航空航天、鞋服等。在鞋服领域中,聚氨酯通常来制备鞋底,鞋面部分装饰,服装饰品、logo等部件。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多,自然灾害频发。另外,伴随着人类认知开阔,所涉足的环境也越发复杂。所以,本着简单便捷、快速高效为人类服务的原则,智能穿戴开始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特种电传感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碳纳米管;2)提供导电高分子粉末;3)将聚氨酯溶解于溶剂中,形成聚氨酯溶液;4)向所述的聚氨酯溶液中加入导电高分子粉末、石墨烯和酸化碳纳米管,搅拌除泡,制得纺丝原液;5)将所述纺丝原液进行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所述初生纤维在水中进行溶剂置换后,骤冷,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的特种电传感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化处理包括:将碳纳米管和强酸混合并在50~70℃下搅拌5~8小时;优选地,所述的强酸为硫酸和硝酸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优选地,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管壁直径为5~18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导电高分子包括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导电高分子粉末为微米级颗粒或纳米级颗粒;优选地,所述导电高分子粉末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聚苯胺粉末、十二烷基苯磺酸和二乙烯基苯混合后,在50~60℃下聚合0.5~1.5小时,然后在100~120℃下聚合0.5~1.5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聚氨酯为热塑性聚氨酯;优选地,所述的溶剂包括N
‑
N二甲基甲酰胺,N
技术研发人员:王号朋,吴立新,郑艳灵,王剑磊,张玮彬,周宗佑,
申请(专利权)人:闽都创新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