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5036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待测样本的熔点温度,得到第一温度数值T1;S2.设置待测样本至加热设备中;S3.构建加热向量,加热向量包括:第二温度数值T2和预设加热时长t;第二温度数值T2=调节系数*第一温度数值T1;0.6≤调节系数≤1.2;S4.预设加热设备的加热温度函数,加热温度函数包括:多个加热向量的序列,所有加热向量中第二温度数值T2的调节系数逐渐递增;S5.以加热温度函数驱动加热设备对待测样本加热。本申请通过红外加热炉的分区加热,电红外加热的红外辐射能透入被加热物料表面一定深度,具有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电能消耗少、加热质量高、作业环境好等优点。作业环境好等优点。作业环境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日益增高。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能源消耗。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比强度、比刚度、耐腐蚀及抗疲劳性能,在汽车的轻量化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0003]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在一定温度下具有可塑性,可在熔融状态下制成一定形状的制品,成型性好,而且比强度高,生产效率高等特性,同时与汽车行业传统使用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相比可以回收利用,可以实现轻量化、模块化、通用化的设计和生产,在汽车行业推广的很快,已占到树脂基复合材料总量的30%以上。同时由于热塑性材料必须在熔融状态下才可以用于成型的特性,其加热方法便是其成型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0004]通常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所采用的加热方式可分为模具内加热和模具外加热。模具内加热是将热塑性复合材料提前预铺覆在成型模具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待测样本的熔点温度,得到第一温度数值T1;S2.设置待测样本至加热设备中;S3.构建加热向量,所述加热向量包括:第二温度数值T2和预设加热时长t;所述第二温度数值T2=调节系数*第一温度数值T1;0.6≤所述调节系数≤1.2;S4.预设加热设备的加热温度函数,所述加热温度函数包括:多个加热向量的序列,所有加热向量中第二温度数值T2的调节系数逐渐递增;S5.以加热温度函数驱动加热设备对待测样本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内红外加热灯管采用矩形阵列排布,相邻红外加热灯管之间的距离从加热设备的中部到两侧逐渐缩小;红外加热灯管安置在样件的上下两侧,对样件的上下面进行同步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灯管的红外辐射波长<2u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函数关联到温控系统,温控系统根据加热温度函数的设定来驱动加热设备运行,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热电偶测温计,其设置在加热设备的内壁上且实时采集加热设备内温度;加热温度控制模块,其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加热灯管电连接且其内置有所述加热温度函数;加热时长控制模块,其用于提取所述加热温度函数中的第二温度数值T2和预设加热时长,在预设加热时长内以第二温度数值T2驱动所述红外加热灯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加热温度函数的参数要求,实时控制所述红外加热灯管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函数的设置步骤包括:S41、根据加热温度函数中第一加热向量的第二温度数值T2的设定,所述温控系统设置红外加热灯管的加热温度为第一温度数值T1的70%,加热时间为30

50s;S42、根据加热温度函数中第二加热向量的第二温度数值T2的设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张羽徐冲程宝发辛朝波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飞泽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