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91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基体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基架,四个连接基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扇叶,基体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腔,环形腔正上方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加料口。底端将会穿过端部基座插入至地面,并通过北斗定位基盒二将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发送给勘测人员进行记录,投掷基体还能够根据受灾勘测需要将温湿度监测用具安装至投掷基体提升对受灾环境的勘测功能,从而有效的解决地质灾害勘测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对灾害区域勘测难以展开的问题。灾害区域勘测难以展开的问题。灾害区域勘测难以展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协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
[0003]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崩塌(即危岩体)、滑坡、泥石流等,它们是比较公认的原地壳表层地质结构的剧烈变化而产生的,且通常被认为是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需要对其进行灾害的勘测调查灾害产生的原因以及灾害的程度好范围等,但是,目前的地质灾害勘测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对灾害区域勘测难以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基体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基架,四个连接基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扇叶,基体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腔,环形腔正上方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加料口,弧形加料口的内壁开设有弧形导向滑槽,弧形加料口的内部设有弧形盖板,弧形盖板通过弧形导向滑槽与弧形加料口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基体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三个北斗定位基盒一,基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基柱,安装基柱远离基体一端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输出端通过法兰穿过安装基柱,并固定安装有安装基盒,安装基盒的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摄像头和红外测距仪,环形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转动基架,转动基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导向板,转动基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加料口,转动基架的外圆周面开设有两个环形槽口,相邻两个弧形导向板之间活动安装有投掷基体,投掷基体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端部基座,投掷基体与端部基座之间设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投掷基体与端部基座固定连接,投掷基体的外圆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流板,投掷基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插杆,固定插杆远离端部基座一端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正下方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投掷基体固定连接,基体的内圆周面开设有槽口,槽口右侧环形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形波动板,槽口左侧基体的内圆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筒,环形腔的内壁开设有扇形槽口,扇形槽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辊,传动辊正上方基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三,电机三底端输出轴通过法兰穿过基体,并与传动辊
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基体纵向截面为圆环型形状,四个连接基架以基体轴心线等间距圆周排布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腔与基体为同心设置,弧形加料口与加料口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传动辊与转动基架传动连接,两个弧形波动板与两个环形槽口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投掷基体、端部基座和固定插杆均为同心设置,若干个导流板以投掷基体轴心线等间距圆周排布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投掷基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北斗定位基盒二,若干个弧形导向板与若干个加料口上下位置一一对应匹配。
[0012]优选的,所述弧形波动板、槽口和导向筒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通过设置基体、扇叶、摄像头、红外测距仪和投掷基体,通过电机一能够带动扇叶进行匀速的转动并产生向上的上升力,在扇叶旋转所产生的上升力大于基体自身重力时即可进行向上飞行,方便快速的到达发生灾害的区域上空,同时利用摄像头和红外测距仪能够采集受灾区域上空的画面以及距离基体之间的间距长度,为灾害勘测提供有有效的数据信息,便于勘测人员及时的掌握受灾区域信息,通过电机二能够带动安装基盒在竖直方向进行一定的转动实现对受灾区域的多角度信息采集,同时,在应对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类型地质灾害时,能够通过电机三传动带动转动基架在环形腔内部转动,在转动基架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配合弧形波动板将弧形导向板之间的投掷基体挤压至槽口处,并最后通过导向筒排出进行自由落体直至地面,在投掷基体进行自由落体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导流板疏导气流保持投掷基体整体竖直向下的状态,同时在端部基座接触地面时由于投掷基体惯性作用将会压缩弹簧二直至弹簧二压缩至极限,固定插杆将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下压缩弹簧一,其底端将会穿过端部基座插入至地面,并通过北斗定位基盒二将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发送给勘测人员进行记录,投掷基体还能够根据受灾勘测需要将温湿度监测用具安装至投掷基体提升对受灾环境的勘测功能,从而有效的解决地质灾害勘测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对灾害区域勘测难以展开的问题。
[0015]2、该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通过设置导向筒能够对基体内部排出的投掷基体进行初步的导正使用,防止投掷基体在后期的下落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范围偏差问题,提高对投掷基体投掷的准确性。
[0016]3、该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通过设置端部基座能够用于在投掷基体接触地表时对投掷基体端部起到缓冲保护的效果,提高投掷基体整体的使用的耐久度,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体局部剖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基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基架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基体与转动基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基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基体、2支撑架、3连接基架、4电机一、5扇叶、6弧形加料口、7弧形导向滑槽、8弧形盖板、9北斗定位基盒一、10安装基柱、11电机二、12安装基盒、13摄像头、14红外测距仪、15环形腔、16转动基架、17弧形导向板、18加料口、19环形槽口、20投掷基体、21端部基座、22导流板、23固定插杆、24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2),基体(1)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基架(3),四个连接基架(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电机一(4)的输出端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扇叶(5),基体(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腔(15),环形腔(15)正上方基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加料口(6),弧形加料口(6)的内壁开设有弧形导向滑槽(7),弧形加料口(6)的内部设有弧形盖板(8),弧形盖板(8)通过弧形导向滑槽(7)与弧形加料口(6)滑动连接;所述基体(1)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三个北斗定位基盒一(9),基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基柱(10),安装基柱(10)远离基体(1)一端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二(11),电机二(11)输出端通过法兰穿过安装基柱(10),并固定安装有安装基盒(12),安装基盒(12)的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3)和红外测距仪(14),环形腔(1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转动基架(16),转动基架(1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导向板(17),转动基架(16)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加料口(18),转动基架(16)的外圆周面开设有两个环形槽口(19),相邻两个弧形导向板(17)之间活动安装有投掷基体(20),投掷基体(20)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端部基座(21),投掷基体(20)与端部基座(21)之间设有弹簧二(25),弹簧二(2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投掷基体(20)与端部基座(21)固定连接,投掷基体(20)的外圆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流板(22),投掷基体(2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插杆(23),固定插杆(23)远离端部基座(21)一端的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正下方设有弹簧一(24),弹簧一(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武王辉王建伟张剑宿卫民王宗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