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488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包括电场治疗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和负压治疗装置,所述电场治疗装置在创缘正常皮肤和创面之间施加电场,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和电场治疗装置通信连接并获取电场治疗装置施加电场后由创面渗液导通得到的电流信号;所述负压治疗装置在创面施加负压并引流创面渗液,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和负压治疗装置通信连接并依据获取的电流信号控制负压治疗装置输出的负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具有充分利用负压治疗和电场治疗的特点、将二者合理结合、自动化程度高且对人员操作经验无要求等优点。求等优点。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创面敷料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负压治疗可以对创面起到引流作用,去除过多的渗出液,并为受损组织的愈合提供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减轻创周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加速愈合进程。主要用于具有急性创面、非慢性创面及多渗液创面的患者,创面移植后受皮区的应用以及溃疡、褥疮患者。电场治疗是通过与治疗仪连通而形成以创缘正常皮肤为正极、创面中心为负极的直流电场,该直流电场具有促进创缘修复相关细胞增殖并驱使其向创面中心迁移、促进创缘神经向创面生长等作用,从而在创面再上皮化和创面愈合中起重要作用。现在市面上仪器只有单独的负压治疗,或单独的电场敷料治疗功能。并且现有负压治疗形式只能手动来调节负压程度,这样使用起来较麻烦,对操作者的经验依赖程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负压治疗和电场治疗的特点、将二者合理结合、自动化程度高且对人员操作经验无要求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包括电场治疗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和负压治疗装置,所述电场治疗装置在创缘正常皮肤和创面之间施加电场,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和电场治疗装置通信连接并获取电场治疗装置施加电场后由创面渗液导通得到的电流信号;所述负压治疗装置在创面施加负压并引流创面渗液,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和负压治疗装置通信连接并依据获取的电流信号控制负压治疗装置输出的负压。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电场治疗装置包括设置在创缘正常皮肤上的正极、设置在创面中心的负极以及为正负极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气控制装置通过电场治疗装置获取其正极和负极之间由渗液多少影响导通大小的电流信号。
[0008]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源集成设置为一控制器,所述电场治疗装置的正负极与控制器通过引线连接。
[0009]所述负压治疗装置包括负压导管和负压驱动件,所述负压导管的一端连通至电场治疗装置中的创面渗液区域,另一端连接负压驱动件;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和负压驱动件通信连接,并依据获取的电流信号大小控制负压驱动件为负压导管输出的负压大小。
[0010]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和负压驱动件集成设置为一控制器。
[0011]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渗液存储装置,所述负压导管接入控制器并最终连通至渗液存储装置。
[0012]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比对模块,所述比对模块将接收的电流信号和预设于电气
控制装置中的电流预设值比对;当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预设值时,比对模块发送提高负压指令给负压治疗装置,负压治疗装置接收提高负压指令后增大输出的负压;当电流小于第二电流预设值时,比对模块发送降低负压指令给负压治疗装置,负压治疗装置接收降低负压指令后降低输出的负压;所述第一电流预设值不小于第二电流预设值。
[0013]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还包括贴敷装置,所述贴敷装置敷设于创面及创缘上,所述电场治疗装置设置于贴敷装置朝向创面的一侧,所述负压治疗装置的负压输出端穿过贴敷装置并连通创面。
[0014]所述电气控制装置还用于获取负压治疗装置输出的负压信息。
[0015]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电气控制装置获取的电流信号和/或负压信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包括电场治疗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和负压治疗装置。电场治疗装置在创缘正常皮肤和创面之间施加电场,从而促进创缘修复相关细胞增殖,使修复细胞向创面中心迁移,并促进创缘神经向创面生长以及促进创面愈合。负压治疗装置在创面施加负压并引流创面渗液,为受损组织的愈合提供适当环境,并减轻创周组织水肿,加速愈合进程。
[0018]由于创面在愈合过程中会产生渗液,电场施加在创面处时渗液会导通,且创面渗液多时,阻抗变小,电流增大,创面渗液少时,阻抗变大,电流减小。所以本专利技术基于该原理将电场治疗和负压治疗合理结合,通过电气控制装置获取渗液导通的电流信号,从而实时把握渗液的多少,再依据电流信号对应控制输出负压。即在渗液多造成电流增大的情况下加大负压输出,吸收多余渗液,渗液减少从而使电流信号降低;在渗液少造成电流减小的情况下降低负压输出,渗液吸收变慢从而使创面积累渗液,使电流信号升高,保证创面渗液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下。这种设置方式使负压治疗和电场治疗协同作用,兼具二者的优点,且二者并非是强行生硬的组合,而是通过合理的设置使二者能够实时依据创面状态自动调整,自动化使创面保持在最适宜的愈合状态,也不需要人工操作,因此完全不依赖操作者的操作经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中电场治疗装置正负极的位置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1、电场治疗装置;11、正极;12、负极;2、电气控制装置;3、负压治疗装置;31、负压导管;4、贴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包括电场治疗装置1、电气控制装置2和负压治疗装置3,电场治疗装置1在创缘正常皮肤和创面之间施加电场,从而促进创缘修复相关细胞增殖,使修复细胞向创面中心迁移,并促进创缘神经向创面生长以及促进创面愈合。负压治疗装置3在创面施加负压并引流创面渗液,为受损组织的愈合提供适当环境,并减轻创周组织水肿,加速愈合进程。
[0026]由于创面在愈合过程中会产生渗液,电场施加在创面处时渗液会导通,且创面渗液多时,阻抗变小,电流增大,创面渗液少时,阻抗变大,电流减小。所以本实施例基于该原理,使电气控制装置2和电场治疗装置1通信连接并获取电场治疗装置1施加电场后由创面渗液导通得到的电流信号;电气控制装置2和负压治疗装置3通信连接并依据获取的电流信号控制负压治疗装置3输出的负压。即将电场治疗和负压治疗合理结合,通过渗液导通的电流信号,从而实时把握渗液的多少,再依据电流信号对应控制输出负压。在渗液多造成电流增大的情况下加大负压输出,吸收多余渗液,渗液减少从而使电流信号降低;在渗液少造成电流减小的情况下降低负压输出,渗液吸收变慢从而使创面积累渗液,使电流信号升高;通过反馈调节保证创面渗液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下。这种设置方式使负压治疗和电场治疗协同作用,兼具二者的优点,且二者并非是强行生硬的组合,而是通过合理的设置使二者能够实时依据创面状态自动调整,自动化使创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场治疗装置(1)、电气控制装置(2)和负压治疗装置(3),所述电场治疗装置(1)在创缘正常皮肤和创面之间施加电场,所述电气控制装置(2)和电场治疗装置(1)通信连接并获取电场治疗装置(1)施加电场后由创面渗液导通得到的电流信号;所述负压治疗装置(3)在创面施加负压并引流创面渗液,所述电气控制装置(2)和负压治疗装置(3)通信连接并依据获取的电流信号控制负压治疗装置(3)输出的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治疗装置(1)包括设置在创缘正常皮肤上的正极(11)、设置在创面中心的负极(12)以及为正极(11)和负极(12)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气控制装置(2)通过电场治疗装置(1)获取其正极(11)和负极(12)之间由渗液多少影响导通大小的电流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2)和电源集成设置为一控制器,所述电场治疗装置(1)的正极(11)和负极(12)与控制器通过引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信号反馈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治疗装置(3)包括负压导管(31)和负压驱动件,所述负压导管(31)的一端连通至电场治疗装置(1)中的创面渗液区域,另一端连接负压驱动件;所述电气控制装置(2)和负压驱动件通信连接,并依据获取的电流信号大小控制负压驱动件为负压导管(31)输出的负压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亚民史丙华莫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